近百台小米YU7流入二手车市场:新势力车企的渠道管控之困

近日,二手车交易平台惊现批量小米YU7电动汽车,总数接近百台,部分车辆行驶里程不足500公里。这些本该通过直营体系销售的新车,为何会以"准新车"身份出现在二级市场?业内人士指出,这暴露出新造车企业在渠道管理和经销商合作中的深层矛盾。

近百台小米YU7流入二手车市场:新势力车企的渠道管控之困-有驾

调查发现,这批YU7多来自华东地区某汽车贸易公司。该公司作为小米汽车首批授权经销商,获得150台试驾车型和展车配额。但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库存压力大,该经销商以"员工内购"名义批量上牌,再利用二手车渠道转售套现。"每台车比官方价低3-5万元,仍能保证利润空间。"一位二手车商坦言。

小米汽车官方迅速回应称,涉事经销商已违反《渠道合作伙伴管理协议》,将终止合作并追责。值得注意的是,YU7定位年轻人首款电动车,起售价12.99万元的价格敏感区间,让部分经销商甘愿冒险。"直营店与授权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明指出,这已不是新势力品牌首次遭遇渠道"窜货"。

消费者需警惕此类车辆可能存在的权益缩水。虽然车辆本身享受正常质保,但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如免费充电、车机流量等)将无法激活。目前小米正通过车架号追溯这批车辆流向,并承诺为误购消费者提供补偿方案。业内人士呼吁,新造车企业除了产品创新,更需构建健康的渠道生态系统,避免成为下一个"被二手车市场教育"的品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