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马力锁定风波:用户权益何在?”

5月2日,小米SU7 Ultra车主们炸锅了!

原本只需通过《驾驶安全注意事项》测试就能解锁的1548匹马力,突然被官方“上锁”——用户必须到指定赛道跑出达标圈速才能“解锁性能”。

不少车主吐槽:“花53万买的高性能车,现在连马力都要考试才能用?

”更戏剧化的是,仅隔一天,小米汽车又紧急撤回更新,宣布停止推送这一限制政策。

这一波“朝令夕改”的操作,让网友直呼:“小米这是把用户当小白鼠?

先说句大实话:小米的初衷我能理解,但做法真让人捏把汗!

1. **安全牌打得好,但别伤了用户的心**

小米SU7 Ultra的1548匹马力什么概念?

相当于三台普通性能车的动力总和!

官方担心新手驾驭不了“猛兽”出事故,这理由站得住脚。

但问题在于:买车时说好的“赛道基因”是卖点,转头却让用户自费跑赛道考试,这波操作像极了“买手机送充电器,但要考完电工证才能用快充”!

“小米汽车马力锁定风波:用户权益何在?”-有驾

车主花真金白银买的就是性能,突然被“割韭菜”,换谁都憋屈。

2. **24小时政策反转,暴露决策仓促**

从强制考核到紧急撤包,小米这波操作堪称“极限操作”。

有车主爆料,官方连灰度测试都没做完就硬推政策,结果被骂到连夜撤回。

这不禁让人质疑:涉及用户核心权益的决策,难道不该先调研再执行?

毕竟汽车不是手机系统,升级失败还能重启——一脚油门踩错,付出的可能是生命代价!

3. **治标不治本的“马力封印”**

限制马力真能杜绝飙车事故?

看看那些开法拉利、保时捷的车主,超跑品牌可从没搞过“马力考试”。

说到底,安全不能靠“锁性能”来硬堵,而应该用技术手段软性引导。

比如特斯拉的“新手模式”能自动限制速度,既保安全又不伤用户体验。

“小米汽车马力锁定风波:用户权益何在?”-有驾

小米与其搞“一刀切”,不如在驾驶培训、智能预警系统上多下功夫!

这场 “马力风波”为所有车企敲响警钟:用户要的不仅仅是爹味十足的 “为你好”,而是尊重和透明。

安全与性能从来不是单选题,小米需要找到那个让极客安心飙赛道、让小白放心开街区之间平衡点。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车企该不该限制车辆性能?

来评论区吵个痛快!

如果觉得这篇说得在理,请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听见咱们 car owner 的声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