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车顶晒太阳就能跑通勤?实测结果告诉你到底省不省钱

最近,大家都在聊一个挺新鲜的事儿,说比亚迪推出了一款新车,车顶上带着一块太阳能板,号称晒晒太阳就能给车充电,每天跑个上下班的距离基本够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把科幻片里的场景搬到了现实里?

这汽车就像一棵会移动的向日葵,自己就能找能量,不用再老是惦记着充电桩了。

不过,这听着美好的技术,到底是不是个噱头?

比亚迪车顶晒太阳就能跑通勤?实测结果告诉你到底省不省钱-有驾

它真能实实在在地帮咱们老百姓省下加油或者充电的钱吗?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里里外外地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得说,比亚迪搞这个车顶太阳能,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这背后是人家长达十五年的技术积累,据说相关的专利文件都攒了厚厚一大摞。

为了搞清楚这东西到底好不好用,我们不妨看看真实用户的反馈。

上海有位姓李的女士,她作为第一批用户,已经开了这台带太阳能车顶的新车大半年了。

她是个会过日子的人,自己心里有本明白账。

根据她的记录,在上海夏天光照条件最好的时候,车顶的太阳能板一天发的电,差不多能满足她每天通勤所需电量的百分之四十,换算成具体的行驶里程,大概就是二十公里。

虽然这个数字离官方宣传的理想状态下能跑五十公里还有一些差距,但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二十公里的续航,可是太阳公公白白送给你的,一分钱电费都不用花。

一年算下来,这不仅仅是省了些电费的事,更重要的是,它能实实在在减少两百多公斤的碳排放,对环境也是一件大好事。

至于具体省了多少钱,李女士也坦言,这得看电价的波动,是个动态变化的数字。

那么,这个听起来很神奇的车顶,到底用了什么高科技呢?

它可不是简单地在车顶上粘一块太阳能板那么粗暴。

比亚迪在这里用上了一套很巧妙的可伸缩设计。

当你把车停在户外停车场,这套太阳能板就会像孔雀开屏一样自动展开,尽可能大地接触阳光;而当你准备开车上路时,它又会迅速地收缩回去,紧密地贴合车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行驶中的空气阻力,毕竟对于电动车来说,任何一点额外的风阻都意味着续航里程的损失。

比亚迪官方也表示,这套机构对整车风阻的影响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车主完全不用担心它会拖后腿。

比亚迪车顶晒太阳就能跑通勤?实测结果告诉你到底省不省钱-有驾

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硬性指标。

这套系统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23%,这个数字在目前市面上的民用光伏产品里,已经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它的峰值输出功率是720瓦,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它就相当于我们家里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那种慢速充电器一半的功率。

也就是说,你的车顶,就等于随身携带了一个功率还不错的迷你充电宝,随时随地都在默默地为你补充能量。

而且,这套系统还非常智能,能够和比亚迪自家的混合动力系统进行联动。

当车辆的动力电池电量比较低的时候,系统会优先使用太阳能补充进来的这些“免费电”,确保每一缕阳光的能量都被高效利用。

其实,比亚迪对车顶光伏的探索,早在2010年的F3DM车型上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的技术还比较初级,效率远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

如今,他们的目标更加远大,正在研究一种可以贴满整个车身曲面的光伏薄膜技术,如果这个技术成功了,那未来的汽车可能整个外壳都能发电,想想都觉得厉害。

当然了,想拥有这项“追光”的特异功能,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选装这套太阳能车顶需要额外花费八千块钱。

这笔钱划不划算,咱们得好好算一笔账。

如果你居住的地区阳光充足,每天又能稳定地通过太阳能获得几十公里的续航,那么几年下来或许能够收回成本。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

因此,现阶段选择安装这套系统的车主,更多的是出于对新科技的好奇和尝鲜,以及对环保理念的一种支持。

毕竟,开着一辆能自己“觅食”的车,那种感觉和体验是传统汽车给不了的。

比亚迪车顶晒太阳就能跑通勤?实测结果告诉你到底省不省钱-有驾

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其实全球范围内,盯上车顶这块“宝地”的汽车厂商不止比亚迪一家。

比如特斯拉也在研究类似的技术,但他们的方案是采用固定式的太阳能板,不能伸缩。

相比之下,比亚迪这套能屈能伸的设计,在工程实现上无疑更加复杂,但也更能体现出中国工程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智慧和巧思。

这背后也离不开整个光伏产业链的进步,现在的太阳能电池片已经可以做得非常薄,厚度甚至不到半毫米,这就为汽车与光伏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

国家层面也看到了这个发展方向,在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对车用光伏这样的创新项目给予支持。

虽然具体的补贴金额和细则还需要等待地方政策的落地,但这无疑释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就连反应迅速的保险公司,都已经推出了专门针对太阳能板损坏的专项保险,一年的保费也就三百多块钱,很大程度上打消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不过,我们看待任何新生事物,都要保持一份理性和客观。

有工程师就指出,这套系统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在冬季,发电效率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毕竟冬天的日照时间和强度都有限,效果肯定不如南方城市。

但比亚迪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申请了相关的低温补偿技术专利,力求让北方的车主也能在寒冷的季节里,享受到更多来自太阳的馈赠。

也有一些早期用户反映,停车时太阳能板展开的速度感觉有点慢,缺少了一些科技感,而且每次去洗车之前,都需要手动操作先把它收起来,稍微有些不便。

但这些都属于体验层面的小问题,相信通过后续的软件升级和硬件优化,都能够得到改善。

这项技术未来的想象空间其实非常大,比如可以和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让汽车在停车场里自动寻找光照最好的车位去“晒太阳”;再比如,可以实现车辆对家庭的反向供电(V2G),白天汽车在外面吸收太阳能发的电,晚上回到家可以供给家里的电器使用,让汽车真正成为家庭的移动储能中心。

虽然目前大众、丰田等国际巨头也在跟进类似技术,但从产品落地的进度来看,比亚迪确实已经走在了前面。

这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领先,更是中国在新能源这条全新赛道上,从核心技术到系统集成能力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总的来看,光靠晒太阳完全取代充电桩,目前还不现实,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减少用电成本、降低里程焦虑的新思路。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相信这种会自己发电的汽车,未来一定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