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大城市里三十多岁的人,上班通勤跟打仗似的,地铁里挤得像罐头,电瓶车冬天就趴窝。这时候,一辆角落里的摩托车照片,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在圈子里传开了。
这事儿得从五羊本田那场发布会说起,主题是电摩,正经发布的主角都没掀起什么波澜。可偏偏是会场角落里那台连名字都没有,从头到尾没人提一嘴的燃油踏板车,被人拍了照传到网上,一下就炸了。这车前脸跟鹰似的,大灯竖着来,线条全是硬邦邦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跟卖了上百万台的泥瓦匠NWG150是亲兄弟,但明显更野。
以前的150踏板车,都讲究个中庸,圆润,省油,买菜接娃用,一副过日子的样子。雅迪、爱玛呢,一头扎进电摩里拼续航,新大洲本田呢,还在油耗上抠那零点几。豪进T150想玩点性能,铃木Address专攻实用,谁都没想着把这些事儿捏一块。但这台车不一样,它上来就揣着一个8.2升的大油箱,摆明了不想跟你聊那些花里胡哨的。
圈里人拿工程样车实测的数据是,一百公里耗油2.1升。这意味着什么?加满一箱油,能从上海市区直接开到南京还有剩,三百五十多公里的续航。一个每天上下班五十公里的人,等于一周都不用进一次加油站。它没什么黑科技,就是把省心这件事给你干到底了。毕竟,充电你得找桩,加油,随便哪个路口拐个弯就解决了。这对于那些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活动范围更大的人来说,吸引力简直是致命的。
五羊本田这回也真沉得住气,新车都传成这样了,官方楞是一个字都不说。ABS有没有?仪表盘是不是智能的?全都让你猜。这套路其实本田在国内玩了好多年了,先放出一个基础款,价格便宜,把那些预算敏感的人先拉进来,等市场热起来了,再慢悠悠地推出高配版。估计这次,还是这个打法。
现在就看三件事了。一个是政策会不会变,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管低速电动车了,会不会顺带着把燃油轻便摩托也给卡一道。再一个就是对手怎么出牌,雅迪要是脑子一热,也搞个什么冠能燃油版,那市场可就真热闹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车骑起来到底怎么样。现在大家看的都是照片和零星数据,坐垫舒不舒服,发动机震动大不大,这些东西没法云体验。
但这台没名没姓的车,没花一分钱广告,就这么把150踏板车市场的规则给改了。它告诉所有人,一台好的通勤车,不一定非要有酷炫的屏幕和复杂的电控,有时候,一个能让你安心跑完一周的大油箱,比什么都实在。对于那些厌倦了充电焦虑和公共交通拥挤的通勤族来说,他们要的可能就是这么一辆能踏踏实实陪着跑很多年的车,答案或许,就写在那8.2升的油箱盖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