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

朋友圈里刚有人吐槽,说他们单位新买的宇通大巴空调不行,夏天坐着像在蒸桑拿。说实话,我也是摸着良心讲,我见过的宇通大巴,质量问题确实不少,这也不奇怪,毕竟销量第一不是白来的,卖得多就总有点流水线里没拣净的情况。

2025年1到8月,6米以上的客车销量数据出来了,宇通依旧霸主,卖出2.45万辆,占了35%左右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样本有限),但是销量同比居然还降了1.59%。有个经销商跟我说:宇通这销量,走的是老路,没啥新鲜货,客户吐槽多了,增长难啊。我心想,这也不意外,老王你就靠牌子撑着,技术更新不到位,消费者就跑了。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相比宇通,中通客车这半年风头正劲,卖了7904辆,市场份额11.37%,同比增了2.21%。聊城这家伙,以前我觉得他们技术也就一般,但听一老维修师傅说:中通质控那不是吹的,他们内部测试报告有点水分,偷工减料也不鲜见。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聊城中通的产品跟宇通比,虽然造型时髦,但某些零部件耐用度,真心不行。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是不是中通靠创新赚了一波口碑而已?毕竟销量上的增长,也没爆炸性的跳跃。

再看金龙集团,这三金龙里,苏州金龙卖了6593辆,同比降了5.77%,厦门金龙卖6314辆,增幅11.18%,厦门金旅则基本持平,5400辆,同比降0.79%。金龙在实操层面其实挺有意思,跟宇通相比,前者对供应链的控制更紧密——你可以把供应链想象成做饭,宇通是大锅煮粥,批量大但偶尔味道不均;金龙是小火慢炖,口味稳定但不能太快。

但这也说明两家车企在市场策略上有明显区别:宇通靠数量,金龙靠精准运营和细分市场。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一位朋友做售后经常吐槽宇通:配件一拖再拖,维修成本比我预想的高出20%(估算),客户不满。这让我觉得,宇通其实在供应链管理上还没理顺,好比是买了个看起来质量还行的手机,但配件和维修却很难。这点我之前没注意,现在看来尤为重要。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福田欧辉倒是表现抢眼,销量5054辆,同比增幅30.63%。这个速度,跟新能源的火热有直接关系。安凯客车更疯狂了,4594辆,49.59%的增速,名副其实的黑马。作为老牌劲旅,安凯这波是靠新能源技术缓慢爬坡的产物。对比之下,插句题外话:你有注意过新能源客车的电池包做工吗?我觉得它跟家里手机电池背后那层塑料盒差不多,虽然会发热,但能不能撑多久,细节决定成败。

吉利远程客车疯涨187%,销量1772辆。不得不说,主打新能源的车企没死路了。相比传统客车品牌,他们的一个优势就是不用背负老旧燃油车的沉重包袱。这里我做个临场小计算,假设新能源客车百公里电费30元,传统柴油车百公里油费85元(体感,样本有限),大家算算差额,看对用户心里的吸引力有多大。

对了,我刚才看到一行字,中通全球畅销,我心里嘀咕:这到底是基于什么标准?毕竟中通里面的质控问题听着不敢恭维。说实话,销量好,口碑还得能跟上才行。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那我就好奇了,新能源技术的爆发,真的能把老牌客车如宇通金龙这种大厂给拉下马吗?会不会像当年燃油车转向电动车那样,摇身一变,一大批新厂登上舞台?还是说,供应链管理才是竞争的根本?毕竟,你抢先用上好电池包又有啥用,如果后期服务跟不上,客户也跑。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对比着宇通和中通,我也想问问你,买辆大巴回家,最关注啥?是不是质量和耐用?还是油耗和运营成本?有没有人特别在意手机APP里那个车辆远程监控功能的实时数据?

说实话,这行业我整天挂在嘴边的新能源就是未来,听多了也免不了打个折扣。因为每次我去车展,看到那些新能源车型现场表现,有的还是那种科技感爆棚,但用起来呢?还得靠传统燃油车背锅撑场。

我最大的不安是在于,现在不少厂商拼销量,背后可能是供应链压价,原材料缩水,关键部件偷工减料。我不否认有高质量的客车存在,只是市场的鱼龙混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单纯靠销量做排名,有时像是在看一场谁跑得快的竞赛,不一定代表谁质量最好。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再趣味一点,我听一个修理工朋友说:你别看销量大,宇通这车内部线束设计混乱,临时换配件的时候,经常找不到拆解点,那修到你头疼。比起他们,金龙的线束就像拼积木,讲究条理和标准化,换配件快,也省心多了。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要说细节还得提一点新能源电池回收的问题,听说现在很多厂家对旧电池处理没想明白,真是环保的大难题,暂且不说。

我个人觉得,客车行业未来的竞争焦点,还是要回归到技术含量和后市场服务体系上。卖车是第一步,卖得多不代表真的赚钱,也不代表客户满意。销售额像流量,质量和服务才是留存。

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身边公交或城市大巴换车的频率?是不是越来越短?还是说新能源技术真带来续航和稳定性的突破?我也琢磨着,这几个数据背后,这些老牌和新势力未来还会怎么走?会不会哪一天,宇通继续掉队,中通或者吉利突然就翻盘成了第一?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最后一次坐宇通的车,我清楚记得那嘎吱嘎吱的门响声,一脚油门踩下去动力断断续续,车上的乘客还在抱怨空调不凉。身在行业这么多年,我倒是希望,造车厂能多花点心思在用户诟病的这些细枝末节上,而不是单纯拼销量的数字游戏。

2025年1-8月客车销量出炉,宇通稳居2.4万辆领先位置,中通力压金龙跻身第二,吉利远程销量同比飙升1.8倍彰显新能源优势-有驾

这门生意,没那么简单,你觉着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