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接到4S店提醒保养的电话,看着里程表上寥寥无几的数字,很多车主都会纠结:明明没开多少公里,到底该不该花这笔钱? 《2022维保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年均行驶里程已不足1万公里,大多数4S店仍坚持“半年或5000公里”的保养方案。
对于年行驶里程偏低的车主来说,过度保养意味着不必要的开支。 一位有13年驾龄的车主分享,他的车辆每年行驶不到3000公里,除了首保和二保外,从不按固定周期保养,而是根据车辆实际状况进行维护。
时间不是唯一标准
保养的核心项目是机油更换,4S店常以“机油会随时间变质”为由催促车主保养,美国石油学会(API)指出,未开封的机油在理想储存条件下保质期可达4-5年。 机油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而非静止的时间。
对于一年行驶不到5000公里的车辆,每半年更换一次机油显然没有必要。 机油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远未衰减到需要更换的程度。
机油品质决定保养周期
选择适合的高品质机油比频繁更换更重要。 机油类型直接决定了合理的更换周期:矿物机油需要每5000公里或6个月更换,半合成机油可延长至7500公里或7-8个月,全合成机油则能达到10000-15000公里或1年。
对于多数现代车型,尤其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全合成机油是最佳选择。 虽然单次成本较高,考虑到更长的更换间隔,总体来看反而更经济。
4S店保养的替代方案
在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连锁保养店,相同品牌和规格的全合成机油机滤保养套餐,价格通常比4S店低20%-40%。 国家早有明确规定,车主有权自行选择有资质的维修厂进行保养,这不会影响车辆除动力总成外其他部分的质保。
4S店在保养时可能存在使用低级别机油的情况。用户手册推荐SP级别的0w-20全合成机油,4S店可能为了控制成本而使用5W-30机油。 虽然对发动机没有立即损害,长期来看保护效果和燃油经济性会打折扣。
低里程车辆的特别注意事项
对于不常开的车辆,保养重点应有所调整。 电瓶保养是关键,即使车辆停放,电瓶也会自然放电。 建议每隔2-3周启动车辆运转10-15分钟,为电瓶充电。
轮胎保养也不容忽视。 长期停放可能导致轮胎变形,每月检查一次胎压,确保气压维持在厂商推荐范围。 即使不行驶,停放在露天的车辆也需要定期清洁,防止污染物腐蚀车漆。
车辆使用手册应是保养的首要参考。 许多欧洲车型本身就建议每1万公里或12个月保养一次,远长于常见的“半年/5000公里”建议。 结合车辆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保养计划,才是科学理性的做法。
理性保养的经济账
一位车主算过一笔账:他的车两年行驶仅1万公里,却按照4S店建议做了四次保养,总费用超过2000元。 如果改用全合成机油并实行每年一次保养,费用可减半,省下的钱足够一家人一周的伙食费。
车辆保养的终极目的是保持车辆良好状态,而非机械地执行保养计划。 对于年行驶里程不足1万公里的车辆,每年保养一次结合高品质机油,是完全可行且经济的方案。 面对4S店的保养提醒,车主应根据实际行驶里程和用车情况做出理性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