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

有人说,国产车能在欧洲卖出去,那可是“武林大会”上一拳击入决赛圈。朋友们,看看2025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直播录像,零跑B10一登台,展馆外头都能听见“咔咔”快门声,欧洲吃瓜群众围得跟抢春运火车票似的。有人吐槽,这车国内起步10万出头,在欧洲却要卖25万——“为啥国外老外就得被收智商税?”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零跑B10这场出海怎么就成了国产新能源里程碑?牌面有多大?价格到底冤不冤?中国品牌到底是“割国际韭菜”,还是终于“杀进大联盟”?留点悬念,试问“便宜大碗”还是“技术自信”,到底哪个是中国车的世界观?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先搁一边技术参数堆砌,咱就盯着这台零跑B10“顶着光环”杀入欧洲市场的姿势,怎么看都像一场大型现场PK秀。一边是中国大爷大妈在国内4S店摞着折扣、比价砍价;一边是欧洲绅士淑女在车展门口排长队、挤爆展台。这落差,扎心不?难怪网上“键盘侠”纷纷出击怎么咱在祖国十万就能开走的SUV,跑到法国意大利,转手身价倍增?有人觉得——“大概率是欧洲人傻钱多。”也有人操碎心,“国产新能源终于扬眉吐气了,外销价格飙上天是不是说明中国智造实力猛涨?”一时间,支持的吹上神坛,吐槽的酸成柠檬精。到底哪一边更靠谱?别着急,后头让你看个明明白白。

零跑B10这台车,外观、配置、动力、空间啥都不差。你说欧洲人挑剔?确实,德国人开惯宝马梅奔,意大利人亲自调教法拉利法,平时对“外国货”眼角都带点品鉴的那种傲慢。然而人家为啥愿意为这台“国产新能源新秀”买单?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把外观摆明了说,B10是真懂东西方混搭之道。别看定位紧凑SUV,起码外形不歪瓜裂枣,前脸三段式设计加飞翼灯组,审美自成一派。身段也对路长4米5,宽1米8,轴距2735毫米——欧洲小街道里上下班刚刚好。空间感彻底打服欧洲三口之家,后备箱能装下祖传大黑森林蛋糕不洒馅,国内版还特地准备了萝蔓紫、摩根粉,玩明白了中国小年轻那套“有颜有色”。不过到了欧洲,内外饰配色收敛不少,适配老外的口味,连“行人保护缓冲块”也得按欧盟法规加上,合规之路不容易。

再看配置和动力。搭高通8295顶级芯片,实体中控大屏“搁那搁那儿晃悠”——懂车人看这就没毛病。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智能辅助驾驶,国内顶配能一键领航高速自动变道,智能到让老司机都能偷个懒。到了欧洲咋样?所有花里胡哨的雷达、芯片功能,都给你打回原形——基础版预警,啥“激光雷达导航辅助”通通甩失。欧洲人嫌电脑开车不靠谱呗,“我开几十年了,还能信不过俺自己?”你想让老外体验中国版“自动变道”?省省心。据说欧洲车主最怕给汽车权力过大,哪怕堵一宿首都环线也乐意亲自掌盘。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至于续航表现,国内CLTC标320公里起步,放到欧洲“WLTP标准”就紧衣缩食缩水不少,361、434公里左右。市内开车肯定不虚,可一跑高速长途心里多少有点“续航焦虑”。快充配齐,168千瓦闪充给你安排上,电量二十分钟从30%蹭到80%,不过欧洲基建可没国内装得那么“整齐划一”,实际体验各有说法。

价格咋说?国内坊间9.98万起步价,真得让人“流下买国产的幸福泪”。可一到欧洲,分分钟25万元开场。这价格差距摆这儿,不说出来以为是卖一辆B10还送半台雅阁出去。嗓门大的老铁就得杠上“同样的车,为啥‘外来的和尚’就敢开价两倍?”大家等等,咱后头慢慢抠细节。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表面上,零跑B10出海故事丧事喜办,皆大欢喜。国产品牌杀进汽车强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国人看了真得“巴适得很”。欧洲各地4S店前带着小红帽的中国销售,满脸写着自信。闪亮车标下老外试驾、竖大拇指,社交媒体视频一刷就是几万点赞。看着都让人扬眉吐气。

可理性一里头可不是全是阳光大道。先说“价格劣势”,有多少中国人咽得下这口气?咱花10万,欧洲人花25万——“你凭啥就贵15万?”有人拍桌子,“国内车企出口就是在割‘洋盘’韭菜,傲慢得很!”网上争了一波又一波。再有,欧洲版本配置还缩水,高配功能大砍刀往下一挥。“我还得心疼欧洲大哥,花了大钱,‘智能驾驶’功能还不如咱国内五线小镇青年家那台。”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仔细扒拉真正原因,咱们要看背后的“摊子和本钱”。车企出海不是“胡乱使性子”,而是道道地地的硬仗。欧盟认证一套比一套苛刻碰撞测试要命、安全标准管得比婆婆还细,电池得经过啥“UNECE、Euro NCAP”,每项认证砸进去百万欧元。还得本地化适配,语言、导航、充电协议,塞得满满当当。物流?光一台车海运就六千起步,再加关税、增值税,一步步往售价里压。谁不知道欧洲大城市人力成本贵得要命,给你多备辆试驾车,都是“割肉”的感觉。说零跑是“割韭菜”,倒不如说是合规过关把价钱一点点往上磨出来,远不如国内井喷式补贴、血拼到底来得任性。

还有一波反向声音,“国产车卖洋货这么贵,是不是昧着良心、双标?”舆论一片硝烟。很多消费者直喊不服气“欧洲人再怎么讲品质,这价差也有点离谱吧!”各方博弈远比表面热闹。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正当大众以为零跑B10高价外销闹大了笑话,舆论风口忽然来了个大反转。其实这背后是国产车头一次不再靠“便宜”冲世界,而是用产品实力,跟国际一线正面杠上!

拿展会反馈举例慕尼黑展台那场面可不是简单“热闹”,人家欧洲议员、老外专家齐上阵。意大利汽车杂志评价“这外观轮毂+轴距尺寸在欧洲主流家庭车市场绝对有杀手锏气质”。法国用户说什么?“空间刚好、科技感拉满,和特斯拉Model Y一比,性价比根本不输!”德国经销商直言“比德系同价位燃油车强太多了,尤其内饰和智能。”有欧洲技术宅举着中控屏赞叹“中国造的车,终于玩明白了智能体验。”欧洲车评自媒体测评,连带着油管上一堆“Unboxing Leapmotor B10”视频火出圈,咱国产品牌脸上也终于贴了点“高科技”“潮流感”。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你说这配置缩水,功能阉割,还是合理考虑各地需求?一看实际用车反馈,欧洲人安全感执念强,基本辅助够用,剩下的钱不想“花冤枉”。国内用户反倒喜欢顶配、啥都往高里配,大家各玩各的。这还是市场“本地化”的智慧换道呢。

更让人拍案称奇的,还得是战略打法。零跑和Stellantis合作,利用人家遍布全欧的分销网络,头回实现从卖车、交付、保险、售后全打通,彻底甩开早年中国小厂“拿台车孤军奋战”的苦日子。提前备货、按单交付、增加试驾和金融灵活政策,欧洲本地用户“刚需需求”照顾到了,服务体验反而和老牌欧洲品牌别无二致。“中国车只会堆配置拼价格”的偏见,被B10打碎。“创新、差异、本地化”,这才叫全球化的正牌攻略。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伏笔埋在这等海外市场打响不靠“贱卖”,中国新能源的下一个标签就不是“低价抢市场”,而是全球注重的“性价比+科技智能+本地适应”。先动了欧洲这一池春水,其它地区自然懂了这才叫“赢得尊重”,而不是只靠价格。

看似一切顺风顺水,里边的麻烦其实才刚刚开始。零跑B10卖得好算是开了个好头,可未来能不能每年“销量翻番”?很难。原因是欧洲车市盘子本身极其竞争激烈——别看现在“新鲜劲儿”在,过一阵子特斯拉、比亚迪、MG,甚至老欧洲本土豪门也都会在电动化赛道上凶猛反扑,零跑的路子并非坦途。

零跑B10登陆欧洲中国车颠覆传统,凭什么成新宠?-有驾

再有,欧洲法规远比国内苛刻,下一步碳中和要求更紧,点对点售后服务、配件渠道、用户习惯的深度差异,还得慢慢消化。别以为欧洲消费总是讲求理性,其实本地品牌护城河依然坚不可摧。英国有家车评媒体直接表示,“中国品牌再怎么卷,留给你们的时间窗口不长了,只有持续创新+服务真抓实干,才能站稳脚。” 甚至有人怀疑,这台B10初期风靡,很大程度靠的是超高性价比和“新鲜感红利”,中国品牌能不能持续再走高端化,“冲击宝马奥迪腹地”,难度极大。

国内用户看到海外售价高,难免心里不平衡。这种“内外价格倒挂”会不会反过来影响品牌信誉?网络上已经有消费者吐槽“你们出口有大头利润,凭啥国内得靠抢购打补贴?是嫌祖国的钱不香还是欧美的钱更好赚?”这矛盾怎样平衡,零跑和其他国产品牌都得仔细掂量。

更现实的压力,还在于车主消费观念变迁——国内车主对智能、配置卷得死去活来,一旦欧洲用户养成了“高起点入门”,中国品牌前期优势也会被“抄作业”反超。人家特斯拉降价动作一天到晚,换个品牌杀进来,零跑怎么办?可见“初到海外的春风得意”,未必代表“全程无忧顺遂”。

回头看这场国产新能源“出海秀”——零跑B10在欧洲卖得贵一点,配置少一点,还真不是“割洋人的韭菜”。一辆车卖出去,背后是规则、服务、物流、合规、甚至朋友们想都想不到的外部“刀山火海”摆着呢。你要觉得有本事把大街上卖9.98万的东风还原到巴黎香榭丽舍这种高大上地方,照样贴着国内同价卖,那是真不可能。怕是成本一出海就先脱层皮。反过来讲,欧洲买车花高价,功能还精简点,这不是被坑,是当地法规和需求“精打细算”。谁要真以为零跑靠“出口卖高价=利润海啸”,怕是想得太简单了。

要说夸表“国产新能源太牛了么”?当然该夸。敢跟特斯拉正面刚,能满足全球最挑剔的市场需求,这气势,这自信,咋说都不为过。回到咱老百姓那句大实话还不是咱中国造的越来越争气了?说出口定价涨一倍就代表“转型成功”,还真有点早,未来路长着呢。你让我假装彩虹屁大夸特夸倒是不难,可谁都知道,真正的大考——可是在全球市场常胜不败,这才叫“真牛”!

车友们说说零跑B10国内9.98万,欧洲卖25万,看着和自家买猪肉价格差两圈,您支持“出海售价高是合理规律”,还是觉得企业该对祖国用户多点实在?您觉得“高价门槛”是国产车自信心爆棚,还是进军国际不得已委曲求全?国产品牌冲出亚洲杀进欧洲,您感觉是“实力圈粉走心”,还是营销做秀“糊弄歪果仁”?留言区等你来唠,咱整点锐利的观点,给国产新能源“提提神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