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出头买瑞虎8PLUS,3691公里后班味全消
最近刷综艺《去班味儿》,唐九洲和李晋晔的状态真是扎心了。那种下班一秒切换成“放空模式”,简直像我做梦都想要的生活。节目看多了,突然觉得:等啥节目组啊?自己也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小逃离。
周五下午刚收工,我就没给自己留退路,直接把瑞虎8PLUS钥匙揣兜里——这车才10万出头,说实话之前还犹豫过是不是要合资,但最后还是选了它。零食箱塞满后备箱,一路上没定攻略,也懒得查什么热门路线,就想着随便开着溜达几天,把脑子里的“班味”赶出去。
说起来,这次敢冲动自驾,还真是靠这台车给我的底气。我以前用老家那辆小轿车跑长途,总觉得憋屈:动力不够,上坡喘气;空间局促,东西只能精打细算地带。但瑞虎8PLUS倒挺有意思——2.0T鲲鹏发动机据销售顺嘴一提扭矩390牛米,说实话我根本搞不懂这些参数,只知道在盘山公路上踩油门时,那劲儿来的特别直接,高速超个慢车都不用提前预判太久。师傅装潢的时候还跟我讲:“你这动力,比某些合资SUV省事多了。”油耗方面吧,我自测高速大概7升左右,比邻居家的1.5T合资SUV还低点,他每次见我加油总吐槽:“你咋比我还省?”
空间是真的夸张。有一次搬帐篷、烧烤架、折叠桌椅,还硬塞进两个28寸行李箱。我朋友看到以后笑着拍照发群里,“你这是把整个家拖出来露营?”其实还有个冷门配置——后排座椅纯平放倒之后,不光能睡两个人,我试过一次在湖边临时铺床垫,那感觉跟小时候野炊差不多,有点返璞归真的意思。
智能系统也是意外之喜。本来以为国产SUV的语音识别就是个噱头,但实际用下来雄狮智云系统识别率很高。“打开天窗”“调低空调”“播首轻音乐”,基本一句话搞定。不吹牛,有时候夜里开长途听索尼音响,全程像移动KTV一样舒服。不过群友有人反映偶尔卡顿,不过我是没遇到过,大概批次不同?
一路上最爽的是几个碎片瞬间。有天凌晨五点停在湖边,全景天窗透进微光,看日出的时候完全忘记工作消息和各种KPI压力。这会儿才明白所谓“班味”其实就是被琐事捆住的状态。另外一个小插曲,用外放电功能煮咖啡时,被旁边钓鱼的大爷逗乐:“现在汽车还能当充电宝啦?”这种功能确实适合喜欢野营的人,而且听技师说这个接口还能接投影仪,不过暂时没机会试验。
再说驾驶辅助,这块本来以为只是营销词。但L2.5级智能驾驶辅助配ACC巡航和车道保持,在高速段帮忙不少。我连续跑三小时,中间只需要偶尔修正方向,不然手都快闲下来了。微信群有哥们反馈冬天下雪ACC会误报,不过南方城市暂时用不到这么极端环境,也许真得等回东北老家才能验证。
聊到通勤,每天上下班堵成狗,好歹座椅通风加热让夏天空调不会闷死自己,冬天也不用冻屁股。而且50W无线快充对手机党来说绝对救命,上个月手机掉电严重,多亏这个配置保住导航不中断。另外540°透明底盘,据销售介绍可以扫盲区,其实主要停车时候方便一点,不怕剐蹭马路牙子(不过有次雨雪天气画面模糊了一阵)。
养护方面,目前3691公里除了首保换机油之外啥毛病没有,就是隔壁修理厂老板提醒我要注意轮胎胎压监测,他遇到好几台新款国产SUV传感器误报,要不是他唠叨估计真容易忽略这一茬。所以每隔半个月都会看看APP显示的数据,再瞄两眼物理表保险一点。这算是额外学来的经验吧,以前根本不会关注这些细节。
同价位比起来,同事问怎么舍得不买合资品牌?其实仔细算账,同样配置如果选主流合资至少贵十万,那钱攒下来够再玩几十趟短途旅行了。而且性价比高并不是纸面上的参数堆砌,而是真正能用上的东西,比如纯平大空间、动力响应及时,还有一些冷门但关键的小功能,让人越开越顺手。有朋友去年买的新款老牌SUV,现在已经开始琢磨置换,说体验感越来越拉胯……他经常在朋友圈吐槽自动启停鸡肋又费劲,这点瑞虎8PLUS目前倒挺安分,没有莫名其妙熄火或者顿挫的问题。(不过听群友讲部分早期批次自动启停逻辑稍微迷惑)
如果你也觉得每天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可以考虑偶尔给自己安排一次短途逃离。不一定非要远行,有时候郊区转转也是解药。当然选靠谱车型很重要,我个人感觉瑞虎8PLUS这种既能代步又能露营的六边形战士比较适配我们90后的生活节奏。如果习惯切换模式的话,会发现休息不仅仅是躺着,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转换方式。而且回来之后效率反而提升不少,是种意料之外的小收获吧……
至于二手残值问题,有人关心但目前行情稳中有升,本地市场据维修师傅私聊反馈最近几年国产品牌口碑慢慢起来,新款更受欢迎些。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建议大家自行咨询专业人士,各地行情差异蛮大的。(信源来自微信群聊天与附近修理厂老板日常交流)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