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

讲真,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我,买车怎么避坑。

这问题给我问得太阳穴直蹦。

避坑?朋友,你是不是对现在的车圈有什么误解?现在哪是避坑的问题,现在是你站在一个巨型陨石坑的边上,思考用哪个姿势跳下去显得比较专业。车企们已经不满足于挖坑了,他们现在玩儿的是直接地爆天星,把整个地图都给你炸了,突出一个“我不好过,你们谁都别想活”。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以前是大家抢蛋糕,现在是有人直接把餐厅给点了,最好的防守就是创死所有人。

就拿那个哥们儿的血泪史来说,第一辆车,图个“豪华品牌”的面子。

典中典。

你以为你买的是BBA,是什么德意志的百年传承和工程师精神?别闹了。你买的其实是一张社交门票,一张进入某种想象共同体的入场券,车本身,那都是买门票送的。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标,它就像修仙小说里的门派信物,有了它,你才能在某些场合自报家门。

但问题是,这个信物,它要喝95号的血,保养维修的时候还要吞你的灵石。稍微磕碰一下,4S店的报价单能让你瞬间理解什么叫“道诡异仙”,上面的数字比克苏鲁还不可名状。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供养一个不会说话但巨能花钱的祖宗。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早就看透了这套把戏,所谓的豪华,本质就是用高昂的维持成本,来筛选掉那些不够虔诚的信徒,是一种提纯。你以为你买了豪华,其实是豪华PUA了你。

然后他换了新能源,信了那些新势力的“续航黑科技”。

坏了菜了,又跳进另一个表演艺术的坑里。

新势力的发布会,现在搞得跟科技春晚似的,各种不明觉厉的名词,什么天穹玻璃、星环大灯、XNGP、激光雷达。我跟你讲,这些玩意儿,90%都是为了让你在付款的时候感觉自己买的不是一堆铁皮和电池,而是一个可以直接跃迁到三体星系的“压缩毛巾”。

尤其是续航,官方标的那个数字,你信了,就跟我信了秦始皇其实还活着一样天真。那个数字,是在一个绝对真空、没有风阻、驾驶员体重不超过50公斤、全程不开空调音响、并且由三体人拿着枪指着工程师的脑袋测出来的。

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有驾

一到冬天,尤其是在我们北方,你开个暖风试试?那个续航掉得比博主的头发还快,简直就是高台跳水,连个水花都没有。官方说500公里,实际能跑300公里你都得给它烧高香。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买了一桶方便面,包装上画着大块牛肉,打开一看,牛肉去哪了?牛肉在画上呢。续航在哪?续航在PPT上呢。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味儿?自动驾驶的关键根本不在特斯拉,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什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都得跪,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有驾

最后,他搞了台小众燃油性能车,觉得有个性,拉风。

我的天,这是病,得电。

买这种车的人,本质上不是为了代步,是为了跟这个世界进行一场行为艺术般的对话,他想用发动机的轰鸣告诉所有人:“看,我不一样,我很有品味。”

但市场会用二手车的价格告诉你,你的品味一文不值。

这种车就是个纯粹的“油老虎”,你加的不是油,是你逝去的青春和钞票。而且配件还贼难找,坏了个零件,等配件的时间比等一部动漫更新还漫长。最要命的是保值率,那不是腰斩,那是直接给你斩到脚后跟,比你前女友的心还凉。你以为你是秋名山车神,在二手车商眼里,你就是个冤大头。

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有驾

这简直就是诈骗!

你追求的那点所谓个性,在现实的铁拳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纸。你那独特的审美,最后只能变成自己跟自己的一场漫长拉锯。

所以你看,这三个坑,本质上是同一个坑的不同形态。

第一个坑,是“品牌玄学”坑。你为那个标支付了远超产品本身的溢价,成了品牌信仰的“人柱力”。

第二个坑,是“技术崇拜”坑。你为那些还没完全落地、甚至有点虚假宣传的“未来科技”买了单,成了小白鼠。说起来,上次在充电站等车,旁边大哥在看《甄嬛传》,声音还外放,搞得我差点忘了自己在哪。

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有驾

第三个坑,是“自我满足”坑。你为了满足自己那点与众不同的“孔雀的尾巴”,对抗整个市场的逻辑,最后被市场无情地教育。

那到底该怎么买车?

很简单,把所有车企都当成骗子,你就赢了第一步。

你必须用一种看透一切的上帝视角,审视他们的所有表演。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为什么值得关心?因为他要一边造车,一边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当情感陪护,难度堪比渡劫。小米为什么能掀桌子?因为它直接不跟你玩儿品牌玄学,上来就是报参数、比价格,把所有人的底裤都扒了,不装了,摊牌了。

车就是个代步工具,一个能帮你从A点移动到B点的铁盒子。它应该省心、可靠、安全。对,就这么简单。加大加大加大。

但能做到,就是很难做到。

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有驾

当然,偶尔我也会羡慕那些开着奇怪小车的人,那种纯粹的快乐,是是是,我也懂。这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大概率已经跳出了“工具”的范畴,进入了“玩具”的领域。

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有驾

所以,与其问怎么避坑,不如问问自己,你买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给别人看,还是为了给自己用?是为了体验未来,还是为了解决现在?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所有的坑,自然就绕过去了。

如果还想不明白,那我给你个终极建议。

别买了,坐地铁吧。

因为我发现,站在上帝视角,把所有车企的发布会当大型荒诞喜剧来看,那种快乐,比开车本身,要纯粹多了。就问你怕不怕?

一个中年人的忠告:把所有车企当成骗子,你就赢了-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