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

7月轿车销量榜重磅出炉,前十席位竞争格外激烈。新能源阵营中,既有新晋爆款登顶,也有入门级车型延续热度,跨界新势力与本土品牌多点开花,销量表现亮眼,而曾长期占据销量前列的传统合资燃油车,如今在新能源浪潮下销量承压、增长乏力。接下来就看看各大车型的表现如何。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吉利银河星愿以44362辆的销量登顶,环比增长3.43%。对于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而言,它无疑是一颗璀璨新星。在外观设计、智能配置堪、动力续航等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成绩,凭借这些优势,星愿不仅助力吉利品牌在国内新能源赛道上持续高速前行,也成为众多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轿车时的热门之选。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比亚迪秦PLUS位居第二,7月销量31266辆,环比下滑16.13%。但作为比亚迪扎根国内市场多年的经典混动车型,秦PLUS凭借成熟可靠的混动技术,以及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早已积累了庞大且忠实的用户基础,在国内混动轿车市场依旧处于领先地位。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五菱宏光MINI以27556辆的销量位列第三,环比微降1.40%。该车在国内车市的热度,堪称现象级。尽管车身小巧,但车内空间利用合理,能够满足基本的载人需求,并且纯电驱动模式使得使用成本低廉,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在国内入门级新能源轿车中属于“顶流”行列。

小米SU7排名第四,在7月销量达到24443辆,环比增长5.25%。SU7在国内市场充分依托小米强大的品牌生态优势,它实现了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的无缝衔接,打造出一体化的智能生活场景,这一创新功能对于追求科技生活的国内消费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东风日产轩逸排第五,7月销量24063辆,环比下滑12.93%。在国内轿车市场的发展历程中,轩逸曾长期占据销量榜单的前列,是传统合资燃油车领域的明星车型。凭借日产品牌在国内良好的口碑,轩逸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可靠、耐用的形象。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比亚迪秦L排名第六,7月销量24034辆,环比下滑22.25%。秦家族在国内市场车型丰富,覆盖了不同配置和价格区间,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混动版本还是纯电版本,都搭载了比亚迪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在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方面表现出色。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比亚迪海豹06在7月以23716辆的销量位居第七,环比增长10.68%。作为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针对国内年轻消费群体打造的车型,一上市便凭借时尚动感的外观设计吸引了众多关注。车内配备大尺寸中控屏幕和丰富的智能互联配置,满足了国内年轻用户对于科技感和娱乐性的追求,成为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新的销量增长极。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比亚迪海鸥排名第八,7月销量23080辆,环比下滑22.86%。海鸥精准定位国内城市代步市场,车身小巧灵活,在国内城市拥堵的路况下,驾驶和停车都十分便捷。车内虽然空间不算宽敞,但基本配置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国内用户日常城市通勤的基本需求。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上汽大众朗逸排第九,7月销量23029辆,环比下滑18.02%。作为国内合资燃油车市场的经典车型,朗逸凭借大众品牌在国内的强大号召力和长期积累的用户口碑,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销量。虽然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燃油车市场整体呈现萎缩态势,但朗逸凭借着性价比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上汽大众帕萨特(国产)位列第十,7月销量17615辆,环比下滑19.61%。外观造型大气稳重,车内空间宽敞舒适,尤其是后排乘坐空间表现出色,无论是商务接待还是家庭出行,都能轻松胜任。在动力和操控方面,帕萨特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发动机动力充沛,底盘调校扎实。在国内市场,帕萨特凭借商务、家用兼顾的属性,拥有一批忠实的用户群体。

7月轿车销量百强榜:前十新能源占七席,油车轩逸、朗逸领衔-有驾

整体来看,7月轿车前十榜单中,新能源车型占比高,传统燃油车逐渐式微。在国内,新能源车型凭借技术迭代、政策支持与消费观念转变,成为市场主流;而传统合资燃油车如轩逸、朗逸、帕萨特,虽有底蕴,但在新能源冲击下,销量承压,加速转型成为必然。国内车市新能源化、智能化趋势愈发清晰,后续各品牌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竞争将更激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