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一场高温,让272万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的未来怎么样?

山东多地气温突破40℃,地表温度直逼50℃。 全省272.3万辆新能源车陷入“高温危机”:原本能跑400公里的电动车,高温下续航骤降至150公里;充电桩前排起长队,充电时间翻倍;有多起电池自燃事件引发恐慌。

济南车主小张吐槽:“早上充满电,下午只剩30%,开空调像赌命! ”高温下,新能源车的电池短板暴露无遗,热失控风险、空调耗电矛盾、更换电池天价费用(案例:13万换电池自费)。

曾经被追捧的“环保神器”,如今成了车主的“烫手山芋”。

山东的一场高温,让272万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的未来怎么样?-有驾

1. 高温下的续航崩塌

山东车主李女士的日常通勤距离是100公里,以往充满电可轻松往返。 今年7月,她发现车辆实际续航缩水至150公里,“开空调制冷后,续航直接掉到100公里,必须中途找充电桩”。

数据显示,高温下新能源车续航普遍减少10%-31%,部分车型甚至腰斩。

充电桩排队问题更让车主抓狂。 青岛某快充站高峰期等待时间超过3小时,车主王先生称:“充一次电耗掉半天时间,工作效率全没了。 ”

山东省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仅4.8万个,与272.3万辆新能源车形成鲜明对比。

山东的一场高温,让272万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的未来怎么样?-有驾

2. 电池安全危机

高温直接推高电池自燃风险。 仅7月前两周,济南就发生3起电动车自燃事件,其中一辆在露天停车场燃烧至只剩框架。

维修专家指出:“外部温度超40℃,电池内部可能突破80℃,极易引发热失控。 ”

电池破损更换费用让车主崩溃。 临沂车主陈先生因底盘剐蹭导致电池包损坏,更换费用高达13万元,“省下的油费全搭进去了,还不如买燃油车! ”

3. 空调与电池的“电量争夺战”

新能源车主陷入两难:开空调耗电加剧续航焦虑,不开空调车内温度达40℃。 聊城车主赵女士实测发现,空调全开时每小时耗电30%,续航减少20%-30%。

部分车主选择“硬扛高温”,用遮阳帘隔绝暴晒,但车内温度仍难以下降。

山东的一场高温,让272万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的未来怎么样?-有驾

4. 车企技术短板

尽管车企宣传液冷系统、温控算法,实际效果参差不齐。 德州车主刘先生称:“仪表显示电池温度正常,但续航掉电速度远超预期。 ”

专家拆解发现,部分车型液冷系统仅覆盖电芯表层,高温下散热效率不足。

5. 充电桩“高温罢工”

高温导致充电桩故障率上升。 淄博某充电站管理员透露:“每天超负荷运行,充电枪接触不良、屏幕死机是常事。 ”

部分老旧充电桩在40℃环境下充电功率下降40%,加剧排队问题。

6. 用户自救指南

山东的一场高温,让272万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的未来怎么样?-有驾

面对高温,车主总结出实用经验:

遮阳防护:停车时用遮阳板覆盖前挡风玻璃,降低车内温度。

错峰充电:避开12:00-16:00高温时段,选择夜间充电。

电池检测:每月检查电池健康度,及时发现鼓包、漏液等问题。

山东的一场高温,让272万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的未来怎么样?-有驾

7. 政策与基建进展

山东省已启动充电站改造工程,在济南、青岛等地新增带遮阳棚的快充站200座,配备喷雾降温设备。 部分城市试点“夜间充电补贴”,鼓励错峰用电。

8. 车企应对措施

比亚迪、蔚来等品牌推出“夏季安全行动”,为车主提供免费电池检测和热管理软件升级。 某品牌车主反馈:“升级后空调能耗降低5%,续航改善有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