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第三款车曝光,车顶激光雷达,前脸神似宾利

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件让很多人都感到挺意外的事。

一家我们可能都听说过的公司,叫追觅,它主要是做扫地机器人、高速吹风机这类智能家电的,做得还挺不错。

可就在前两天,网上突然曝出了一组照片,说这家公司竟然跑去造汽车了,而且造出来的车,样子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

这事儿最早是由一位在汽车圈里很有名的评论人韩路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来的。

追觅第三款车曝光,车顶激光雷达,前脸神似宾利-有驾

他放了几张新车的谍照,就是那种还没正式发布,盖着伪装布的测试车照片。

可这车虽然盖着布,但轮廓和一些关键细节藏不住。

大家一看,立马就炸锅了。

照片里的这台车,是一辆大型SUV,整个车身线条非常饱满有力,特别是车头那两个标志性的圆形大灯,还有那个巨大又霸气的进气格栅,几乎所有看到照片的人,脑子里都冒出了同一个名字:宾利添越。

这可不是大家瞎猜,实在是太像了。

除了车顶上多了一个小小的、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的激光雷达装置,这台车从头到尾,无论是大灯的形状、车身的腰线,还是整体给人的那种豪华气场,都和价值几百万的宾利添越几乎一模一样。

连发照片的韩路都开玩笑说,这模仿水平简直有“像素级”的潜质,意思就是跟原版比,一个像素点都差不离。

网友们的评论就更直接了,很多人都在问:“这是当年那个靠模仿保时捷出名的众泰汽车,换了个马甲又回来了吗?”这种调侃背后,其实是大家满满的疑惑和一丝丝的嘲讽。

很快,大家就搞清楚了,这台“平民版宾利”正是追觅公司的手笔。

追觅第三款车曝光,车顶激光雷达,前脸神似宾利-有驾

这下子,疑问就更多了。

一个做家电的,跨界来造车,本来就是个大新闻,结果一出手就直接“复制”世界顶级豪车,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网友们的深挖,大家发现这已经不是追觅第一次这么干了。

原来,这台酷似宾利添越的SUV,已经是他们计划中的第三款车了。

他们的第一款车,是一台纯电动跑车,从曝光的图片看,那造型和设计,明显是在对标跑车界的顶级神话——布加迪威龙。

而他们的第二款车,也是一台SUV,对标的则是奢华SUV的天花板——劳斯莱斯库里南。

这下事情就清楚了,追觅造车,似乎是铁了心要走一条“豪车复刻”的路线。

布加迪、劳斯莱斯、宾利,这三台车加起来,价值能买下一栋楼了。

追觅把它们挨个儿“学习”了一遍,这操作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年的众泰汽车。

追觅第三款车曝光,车顶激光雷达,前脸神似宾利-有驾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众泰曾经靠着一款外形和保时捷Macan几乎完全一样的车,确实火了一阵子,销量也很惊人。

但最终的结果呢?

新鲜感过去之后,质量问题、品牌形象差等问题暴露无遗,最后慢慢地就被市场给淘汰了。

有这么一个失败的例子摆在前面,追觅为什么还要走这条老路呢?

对于外界排山倒海的质疑,追觅和支持他们的人有另一套说法。

他们认为,大家只看到了车的外壳,没看到里面的真本事。

追觅官方一直在强调一个词,叫“技术迁移”。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他们把在扫地机器人和吹风机领域积累多年的核心技术,用到了造车上。

追觅第三款车曝光,车顶激光雷达,前脸神似宾利-有驾

比如,扫地机器人需要用激光雷达来精准地绘制地图、躲避障碍物,这个技术追觅玩得很溜,现在他们就把更高级的激光雷达装到了车顶上,用来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再比如,他们做吹风机用的那种转速极高的高速马达技术,也可以应用到汽车的某些部件上。

官方还说,他们有三千多项专利技术,车子用的是先进的增程式动力系统,还有强大的智能算法支持。

按照这种说法,追觅的逻辑是这样的:在一个新品牌多如牛毛的汽车市场,想让大家注意到你太难了。

与其花大价钱去搞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原创设计,还可能不好看,不如先借用一个已经被市场证明是成功、是好看的经典豪车外观,先把大家的眼球吸引过来,让大家愿意走进来看一看。

只要用户坐进车里,体验到我们先进的智能系统、舒适的驾乘感受,再一看价格,发现非常实惠,自然就会觉得“真香”。

说白了,就是用一个大家熟悉的高端“壳子”,来包装自己有竞争力的科技“内核”。

这是一种市场策略,是想走一条捷径。

但是,反对这种做法的人也很多,而且他们的理由也很有力。

追觅第三款车曝光,车顶激光雷达,前脸神似宾利-有驾

他们觉得,追觅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是没搞清楚买豪车的人和买普通家用车的人,他们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会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买宾利、劳斯莱斯的人,他们买的不仅仅是一台车,更重要的是那个车标背后代表的品牌历史、社会地位和独一无二的尊贵感。

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去买一台长得像宾利的“仿制品”的。

那么,真正会考虑买追觅这个价位的普通消费者呢?

他们开着一台和宾利长得一模一样的车出门,真的会觉得有面子吗?

恐怕更多的是尴尬。

朋友同事看到了,可能会开玩笑说:“哟,发大财了,买宾利了?”你知道这是假的,别人也可能知道这是假的,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当年的众泰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开始大家图个新鲜,时间长了,开“仿版保时捷”反而成了一种被嘲笑的标签。

说到底,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追觅第三款车曝光,车顶激光雷达,前脸神似宾利-有驾

大家买车,越来越看重品牌自己的东西。

你看这几年成功的国产品牌,比如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没有一个是靠模仿国外豪车起家的。

它们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设计语言和品牌定位。

理想汽车把自己打造成“移动的家”,专注于家庭用户的需求;蔚来汽车以极致的服务出名,建立了一个高端的用户社群;比亚迪则依靠自己的电池技术和王朝、海洋系列的设计,站稳了脚跟。

这些品牌的成功说明,原创设计和清晰的品牌身份,才是获得消费者长期认可的关键。

所以,追觅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

他们跨界造车的勇气值得肯定,也说明了我们中国的科技企业有自信,敢于挑战高难度的制造业。

但是,选择用“拿来主义”作为起点,这条路真的不好走。

它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巨大的关注度和话题性,但这种关注是双刃剑,很可能从一开始就给品牌打上了“山寨”、“抄袭”的负面标签。

这个标签一旦贴上,未来再想撕下来,可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永远都撕不掉。

一个品牌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信誉和形象,如果为了走捷径而损害了这一点,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毕竟,造车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不是短暂的冲刺,靠模仿得来的速度,很可能无法支撑跑到终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