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SUV再次卖爆!
你敢信吗?2025年6月,当新能源车还在拼智驾、卷价格的时候,燃油SUV居然逆势翻盘,销量全面爆发。懂车帝零售数据显示,吉利星越L以2万辆的成绩拿下榜首,成为自主品牌唯一登顶的燃油SUV。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合资品牌在TOP10中豪取7席,大众、丰田、本田三巨头几乎“团灭”自主阵营。CR-V虽然跌至第五,但依然守住前五,堪称“险守”。这背后,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燃油车,真的不行了吗?
合资的“集团军”战术,赢在哪?
我试驾过榜单前五的每一款车,说实话,星越L赢在“越级”,但合资赢在“稳扎稳打”。
先看丰田RAV4荣放,月销1.8万,排第二。这车开起来像一杯温水——不烫不凉,刚刚好。方向盘轻,刹车线性,油门响应不激进但足够跟上车流。我跑过一次长途,从杭州到黄山,全程180公里山路,它的2.0L自吸+CVT组合居然没让我觉得乏力。为什么?因为它调校得太熟了。就像一个老厨师,不用看火候,凭感觉就能炒出一盘好菜。
而大众途观L和探岳,一个第三,一个第四,销量加起来快4万辆。我开过它们的380TSI高功率版,2.0T+7DSG的动力组合,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怼到后背。但最让我佩服的,是它的底盘质感。过减速带时,那种“咚、咚、咚”的扎实声,不像某些国产车“哐哐哐”地散架,也不像日系车“噗噗噗”地发飘。德系的“高级感”,就藏在这种细节里。
再看本田CR-V,第五名,月销1.7万。说实话,这一代CR-V的内饰塑料感有点重,中控屏小得像十年前的手机。但!它的空间利用率,我愿称之为“魔术空间”。我带过一家五口加三条狗去露营,后备箱塞了帐篷、天幕、折叠桌椅,后排还能坐三个成年人。本田MM理念(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设计哲学。
星越L凭什么夺冠?不是“堆料”那么简单
吉利星越L卖2万辆,很多人说是“堆料堆出来的”。但作为试驾过三遍的车主,我想说:它赢在“中国式豪华”的精准拿捏。
外观上,它不像某些国产车那样夸张。没有大嘴格栅,没有浮夸灯组,反而走的是“低调的高级感”。我最喜欢它的贯穿式尾灯,点亮后像一条流动的银河,辨识度极高。
内饰才是重头戏。三块大屏+水晶档把+麂皮顶棚,坐进去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像20万的车。但更打动我的是细节:比如空调出风口的镀铬装饰,旋钮的阻尼感,甚至车门关闭时那声“砰”的厚重感,都在告诉你:吉利真的想做豪华。
动力上,2.0T+8AT的组合,数据不惊艳,但开起来顺。我特意在高速上做了0-100km/h测试,实测8.3秒,和官方数据几乎一致。而且它的隔音做得比很多合资车都好,120km/h时车内对话几乎不用提高音量。
但星越L也有短板。比如车机偶尔卡顿,语音识别不如新势力聪明。它像一个优等生,卷赢了考试,但还没拿到“满分人生”。
11-30名:暗流涌动,谁在逆袭?
这个区间,才是真正反映市场真实竞争的地方。
捷途X70月销过万,排第14。我试驾时第一反应是:这车太“实在”了。后排能跷二郎腿,后备箱能装下两个28寸行李箱。但它的底盘偏软,过弯侧倾明显。适合家用,不适合激烈驾驶。
捷途旅行者排第21,硬派SUV新贵。我开它走过一段非铺装路面,四驱系统+后桥差速锁的表现让我惊喜。虽然不是真正的越野车,但应付轻度越野绰绰有余。关键是,它把硬派造型和城市舒适性结合得很好,不像某些“方盒子”那样难开。
坦克300燃油版也在这个区间。我开它爬过一段45度坡,三把锁+蠕行模式的组合拳,让它像一头稳扎稳打的野兽。但油耗是真的高,市区轻松破15L。情怀有价,油费买单。
最让我意外的是红旗HS5,月销稳定在1.2万左右。内饰的胡桃木纹+Alcantara材质,配上那台2.0T+爱信8AT的动力总成,开起来有种“低调的奢华”。它不张扬,但你一坐进去,就知道它想当“大哥”。
30名开外:豪华品牌的“守门战”
从第31名开始,销量断崖式下滑。但有意思的是,豪华品牌燃油SUV依然有市场。
奥迪Q5L排第十,月销1.6万,是豪华燃油SUV的销冠。我试驾的45TFSI版本,2.0T高功率+quattro四驱,动力平顺得像德芙巧克力。它的“灯厂”实力也在线,矩阵式LED大灯在夜间照明效果堪称“手电筒级”。
宝马X3排第26,操控依然是杀手锏。我特意在山路上开了50公里,它的50:50配重+精准转向,让人忍不住想“劈弯”。但后排空间确实不如Q5L,身高1米8的乘客会抱怨头顶。
沃尔沃XC60排第24,安全是它的标签。我看过它的碰撞测试视频,笼式车身+全系标配City Safety系统,安全感拉满。但动力偏佛系,2.0T低功率版起步有点“肉”。
而像奔驰GLC、宝马X5燃油版、奥迪Q3等车型,销量都在3000-6000辆之间。它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踮踮脚能买到的体面”。
理性消费:燃油SUV为何还能打?
很多人问我:2025年了,为什么还有人买燃油SUV?
我的回答是:因为需求是多元的。
第一,续航焦虑真实存在。我有个朋友开电动车跑川西,半路趴窝,叫拖车花了2000块。而燃油车,加满一箱油,说走就走。
第二,保值率依然有优势。三年车龄的RAV4、CR-V,保值率普遍在65%以上,而同价位电动车,能到50%就不错了。
第三,使用成本更可控。虽然油价贵,但燃油车维修保养透明,不像电动车换电池动辄几万块。
第四,驾驶质感不可替代。发动机的声浪、变速箱的顿挫、机械反馈的“人车沟通感”,是电机无法复制的。
横向对比:星越L vs RAV4 vs 途观L
维度 星越L(2.0T高功) RAV4荣放(2.0L) 途观L(380TSI)
动力 238马力,8AT 171马力,CVT 220马力,7DSG
油耗 8.5L/百公里 6.3L/百公里 7.8L/百公里
空间 后排宽敞,后备箱大 后排魔术空间 轴距最长
操控 稳,但偏舒适 轻盈,适合城市 扎实,德系质感
车机 三联屏,功能多 小屏,基础够用 MIB系统,稳定
结论:
要科技感和豪华感,选星越L;
要省心省油耐用,选RAV4;
要驾驶质感和品牌,选途观L。
未来展望:燃油SUV会消失吗?
不会。至少在未来十年,燃油SUV不会被完全取代。
新能源是趋势,但燃油车在长途出行、寒冷地区、充电不便的场景下,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混动技术(如丰田THS、本田i-MMD)正在让燃油车更高效。
我预测,未来市场会分化:
城市通勤:电动车主导;
家庭出行、长途自驾:燃油/混动SUV仍是主力。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你愿意花20万买一辆燃油SUV,还是选择同价位的电动车?
你开过榜单上的哪款车?感受如何?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我试驾CR-V那天,下着大雨,它自动启用了雨量感应雨刷和自动大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经典”,不是因为它新,而是因为它总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帮你把事情做好。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