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可热闹了,华为系的新车像下饺子一样,一口气要上四款!
这就跟去餐厅点菜似的,菜单上突然多出好几道硬菜,看得人眼花缭乱。
最近华为和上汽、北汽、广汽这三家老牌车企勾肩搭背,准备在20万到30万这个黄金价位段搞点大动作。
要我说啊,现在买车就跟买手机差不多,不光要看硬件配置,更得看"系统"好不好用。
先说说最受关注的尚界新车。这款SUV头顶激光雷达,屁股上挂着蓝色智驾灯,明摆着就是要跟比亚迪宋和理想L6抢饭碗。要我说这招挺聪明,现在年轻人买车,十个有八个都会问:"这车自动驾驶靠谱不?"你看特斯拉为啥卖得好,不就是自动驾驶的传说满天飞嘛。华为这次直接把高阶智驾系统当卖点,价格还控制在20万上下,简直就是冲着年轻人钱包来的。
我得跟各位透个底,这车谍照看着挺运动,低趴的车身跟个蓄势待发的猎豹似的。要我说现在的国产车设计是真开窍了,早些年那些土掉渣的造型一去不复返。车尾那个贯穿式尾灯,晚上开出去绝对拉风。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这车可能用的是增程系统——就是既能加油又能充电那种。要我说这是摸准了消费者的心思,毕竟现在充电桩还没遍地开花,很多人心里还是犯嘀咕:"万一跑长途没电了咋整?"
再来看看北汽和华为鼓捣的那款享界旅行车。这车可有意思了,余承东说空间大得能露营,续航长得能跑长途。这不就是冲着奶爸们去的吗?现在的家长带孩子出门,哪个不是大包小包跟搬家似的。后备箱要能装下婴儿车、帐篷、折叠自行车,这才是刚需。我认识好几个朋友,买了SUV还嫌不够用,最后又换了个旅行车。要我说这享界要是真能把空间玩出花来,卖不好才怪。
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广汽那边。听说明年要出两款车,轿车和SUV各一款,直奔30万价位去了。这就有意思了,要跟BBA抢饭吃啊?但你想啊,现在年轻人买豪华品牌,有几个是真冲着车标去的?不都是想要个好开的智能车嘛。要是华为能把车机做得跟手机一样顺滑,再把自动驾驶整明白点,我觉得卖30万真不算贵。你看看现在蔚来、理想不都卖得挺好的?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华为这招"联名款"玩得是真溜。跟手机似的,华为负责系统和技术,车企负责生产和调校。这就好比去饭店吃饭,华为是掌勺的大厨,车企是提供食材的。对消费者来说,花同样的钱能吃到"米其林水平"的家常菜,何乐而不为?而且这招对车企也好,省得自己吭哧吭哧研发智能系统了,直接抱大腿不香吗?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买车最让人纠结的就是保值率。你看看那些新势力品牌,二手车价格跌得亲妈都不认识。但华为系的车可能就不一样,毕竟华为这个招牌放在这儿,以后卖二手说不定还能多卖几个钱。我认识几个倒腾二手车的朋友都说,现在带华为系统的车特别好出手,就跟戴尔电脑装苹果系统似的,身价立马不一样。
但咱们也得理性看待。华为系新车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表现还得看试驾和长期使用。就比如说那个智驾系统,现在吹得天花乱坠,可真用起来会不会经常吓你一身冷汗?还有电池耐用性、售后服务这些,都是要打问号的。所以我建议各位,等实车上市了别急着掏钱,先去4S店多试驾几次,最好能租来开个三五天,看看合不合胃口。
现在的消费者可精明了,20万可不是小数目。很多人表面上关心的是自动驾驶、续航里程,实际上心里盘算的是:"这车开出去有面子吗?""接送孩子方便吗?""丈母娘坐着会不会晕车?"华为这回明显是摸准了这些小心思,推出的车要么主打家用实用,要么强调科技感,就是要让你觉得这钱花得值。
说到销量,鸿蒙智行上半年卖了20万台,看着不少,但跟全年目标比起来还差着八十万呢。这不,赶紧又推新车来冲量了。要我说啊,车企现在玩的就是机海战术,总有一款能戳中你。就跟买衣服似的,款式多了总有合适的。但消费者也得擦亮眼睛,别被花里胡哨的配置晃花了眼,得想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最近我逛论坛发现,讨论华为车的帖子特别多,有人说"非华为不买",也有人觉得"华为就是贴牌"。要我说这两种想法都太极端。买车就跟谈恋爱似的,得看合不合适,不能光看家世背景。毕竟以后天天开的是你,加不起油的也是你,售后找不到人的还是你。
总的来说,华为这次联合三家车企搞事情,很明显是要在智能汽车领域立山头。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选择多了当然是好事,但千万别被各种营销带偏了节奏。记住,车是买来开的,不是买来供的。等实车上市了,带着你的老婆孩子、老爸老妈一起去试驾,让他们也发表发表意见,毕竟这钱可是从家底里掏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