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泊车首赔竟给了它!地锁刮伤底盘,车主:真赔了?

2025年8月的一天,深圳某地下车库传来一阵刺耳的金属刮擦声。 一位腾势Z9GT车主刚启动代客泊车功能,车辆底盘就与未正常落下的地锁狠狠相撞。 变形的地锁死死卡在车底,划痕清晰可见。 车主心里咯噔一下:比亚迪刚承诺“泊车事故全赔”,但真会认账吗?

比亚迪泊车首赔竟给了它!地锁刮伤底盘,车主:真赔了?-有驾

他忐忑地拨通售后电话。 不到两小时,比亚迪三名技术员带着设备赶到现场。 他们俯身检查底盘刮痕,又调取车辆后台数据反复核验。 现场一片沉默,车主攥着手机的手心直冒汗。 突然,技术员抬头说:“数据确认是系统操作失误,我们免费修! ”车主愣了几秒,长舒一口气:“真赔啊?

比亚迪泊车首赔竟给了它!地锁刮伤底盘,车主:真赔了?-有驾

这场看似普通的刮蹭事故,背后是比亚迪两个月前投下的一颗“深水炸弹”。 2025年7月9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突然宣布: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只要在智能泊车中因系统问题出事故,比亚迪承担全部损失。 消息一出,业内炸锅。 要知道,当时连特斯拉FSD系统还在标注“Beta测试版”,德系车企的用户手册里还藏着38页免责条款。

比亚迪泊车首赔竟给了它!地锁刮伤底盘,车主:真赔了?-有驾

更让同行坐不住的是赔偿速度。 深圳一位李女士的轮毂在泊车中被刮花,24小时内就收到新轮胎;杭州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故意测试50次自动泊车,一次剐蹭后两天完成理赔。 比亚迪甚至把“48小时赔付”写进购车合同,和保险公司直接打通理赔通道。

比亚迪泊车首赔竟给了它!地锁刮伤底盘,车主:真赔了?-有驾

这次腾势Z9GT的事故暴露了技术软肋。 现场勘查报告显示:这个镂空地锁高度不足15厘米,中间还有空隙,系统未能识别。 比亚迪工程师私下承认:“毫米波雷达对低矮镂空物体仍存在漏检率。 ”尽管官方数据称超声波雷达能在30厘米内识别99.97%的障碍物,但地锁、斜拉杆这类“泊车杀手”仍是行业通病。

争议随之而来。 有网友质疑:“车企赔钱是天经地义,但拿用户当测试员? ”比亚迪的回应藏在数据里:百万台“天神之眼”车辆每天产生4400万公里行驶数据,事故率仅0.03%。 一位售后主管算过笔账:“泊车时速才5公里,最严重也就换保险杠,比行车事故赔付成本低得多。 ”

比亚迪泊车首赔竟给了它!地锁刮伤底盘,车主:真赔了?-有驾
用户用脚投票给出答案。 政策发布后一个月,搭载天神之眼的秦PLUS DM-i销量激增40%,县城买家占比过半。 销售顾问发现:“顾客进门就问‘是不是刮了真赔’? ”连保险公司都开始紧张#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泊车理赔业务量骤降23%,比亚迪直接切走了这块蛋糕。

行业格局因此重构。 小鹏紧急推出“百万赔付”保险包,特斯拉中国官网连夜删除“完全自动驾驶”宣传语。 德国某豪华品牌工程师在内部会议拍桌子:“他们敢赔,我们敢吗? ”最终该品牌将38页免责条款压缩到3页,却始终不敢承诺兜底。

比亚迪泊车首赔竟给了它!地锁刮伤底盘,车主:真赔了?-有驾

法律天平也在倾斜。 深圳特区新规明确要求L3级以上智驾事故优先追责车企,并强制购买500万责任险。 北京某律所合伙人指出:“比亚迪的赔付案例可能成为法院判例参考。 ”一起底盘刮擦事故的涟漪,正从地库蔓延到整个汽车江湖。

售后人员撤离前递给车主一张维修单。 单据备注栏印着一行小字:“本车事故发生于天神之眼系统激活状态第7分22秒。 ”车主突然意识到:这场赔付背后,是一套实时监控的云数据系统在支撑。 他的每一次泊车,都在为算法迭代提供燃料。

车库顶灯忽明忽暗地闪烁。 被拆下的变形地锁扔在角落,金属断面反射着冷光。 车主启动修复后的腾势Z9GT,中控屏弹出提示:“代客泊车功能已根据新数据升级。 ”他犹豫三秒,再次按下自动泊车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