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高温电动车电池保养指南 3要3不要 跑得远用得久

随着路上的绿色牌照汽车越来越多,电动车已经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人在享受电动车带来的安静、平顺和低使用成本的同时,也开始遇到一些新的烦恼。

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刚买来时标称续航五六百公里的车,开了两三年后,实际能跑的里程数却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夏天和冬天,续航掉得更是让人心里没底。

7月高温电动车电池保养指南 3要3不要 跑得远用得久-有驾

去售后一问,更换一块电池组的费用动辄数万元,足以买一辆不错的燃油小轿车了,这让不少车主感到十分困扰。

其实,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并非那么脆弱,只要我们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使用和保养,让它高效、长久地服务,甚至在车辆开到报废时依然保持七八成的健康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这其中,关键就在于要了解电池的“脾气”,避开那些常见的伤电池的坏习惯。

首先,我们来谈谈充电这个最基本也最关键的环节。

现在许多公共充电站和汽车厂商都在大力宣传快充技术,比如“充电半小时,续航增加几百公里”,这种速度确实给长途出行和紧急补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如果把这种应急的便利当成了日常的习惯,那对电池来说无疑是一种持续的伤害。

快充的原理,是使用远高于常规的直流大电流,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电能“塞”进电池里。

这个过程虽然快,但对电池内部的化学结构来说却是一种冲击。

您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用高压水枪往一个气球里灌水,速度是快了,但气球壁承受的压力也急剧增大。

长期如此,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在高速运动中,来不及有序地嵌入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中,就容易在负极表面堆积并形成针状的结晶,这就是专业上所说的“锂析出”。

这些结晶不仅会永久性地占据锂离子的位置,导致电池的有效容量下降,更危险的是,当这些“枝晶”生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刺穿电池内部的隔膜,造成正负极短路,引发热失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同时,大电流充电必然伴随着大量的热量产生,这会迫使电池热管理系统高负荷运转,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其自身寿命。

相比之下,使用家用充电桩或者公共交流充电桩进行的慢充,则像是温和的“滋养”。

7月高温电动车电池保养指南 3要3不要 跑得远用得久-有驾

慢充的电流小而平稳,锂离子有充足的时间,从容不迫地回到它们在负极材料中应有的位置上。

整个充电过程温度变化平缓,对电池内部结构的扰动最小,是最符合锂电池化学特性的充电方式。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有条件安装充电桩的家庭用户来说,最理想的使用模式就是养成每天回家后就插上充电枪的习惯,利用夜间电价较低的时间段,让车辆安安稳稳地充满电。

快充应当作为长途旅行中途补能,或者临时应急的手段,而不应成为日常充电的首选。

爱护电池,首先就要从“慢养”开始。

其次,关于电池应该充到多少、用到多少,也是一门学问。

很多车主受“里程焦虑”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良习惯:一种是“不见黄河心不死”,非要把电量开到只剩百分之几,甚至系统反复报警才去充电;另一种则是“强迫症”附体,每次充电都必须充到100%才肯罢休。

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做法,其实都在损害着电池的健康。

当电池电量过低时,其内部电压也会随之降低,此时如果继续行驶,特别是在需要大功率输出的场景下,如急加速或爬坡,会让电池内部的化学材料处于一种过度放电的“透支”状态,这会加速电极材料活性的衰退,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失。

而长期将电池充至100%的满电状态,尤其是充满后还长时间停放,危害同样不小。

在高电压状态下,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性质会变得异常活跃,更容易发生氧化分解,电解液也会加速消耗,从而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容量衰减速度加快。

这就好比一根橡皮筋,如果总是将它拉到最紧的状态,它自然会比正常使用的橡皮筋更快地失去弹性。

因此,对于日常通勤来说,更为科学的做法是将充电上限设置在80%或90%,并将电量维持在20%至80%这个“黄金区间”内。

7月高温电动车电池保养指南 3要3不要 跑得远用得久-有驾

当电量降至20%左右时,就应该考虑充电了。

这样既能满足绝大部分日常使用需求,也能让电池处于一个最舒适、最稳定的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果确实需要长途出行,可以在出发前将电池充满至100%,但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使用掉一部分电量,避免车辆长时间满电静置。

对于需要长期停放的车辆,最佳的存放电量是50%左右,并记得每一个月到两个月启动车辆并为其补充一次电,以防电池因自然放电而出现“亏电”的深度损伤。

再者,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夏天,在烈日下暴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以轻易超过六七十摄氏度,位于底盘的电池组虽然有热管理系统保护,但长期处于这种“炙烤”环境中,无疑会加速电池内部电解液的老化和挥发,破坏电极材料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续航里程的永久性下降。

因此,夏季停车时,应尽可能选择地下车库、有遮阳棚的车位或阴凉处。

到了寒冷的冬季,电池则会因为低温而活性降低,电解液变得粘稠,锂离子移动困难,表现为续航里程大幅缩水,充电速度变慢。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极低温度下(如零下10摄氏度以下)直接对冰冷的电池进行大功率充电,极易引发锂析出,对电池造成永久性伤害。

所以,有条件的车主冬季最好也将车停放在室内车库。

现在很多智能电动车都配备了电池预加热功能,可以在出发前或充电前通过手机应用提前启动,让电池达到一个适宜的工作温度,这不仅能改善冬季的用车体验,也是保护电池的有效措施。

除了以上几点,车辆其他部件的状况也间接影响着电池的负担。

比如,胎压不足会显著增加车辆的行驶阻力,可能导致电耗上升5%以上;刹车系统如果出现卡滞,同样会白白消耗电能。

更重要的是车辆的冷却系统,它直接关系到电池热管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如果冷却液泄漏或者散热风扇因积尘而效率下降,就可能导致电池在行驶或充电中过热报警,严重时会触发保护机制限制车辆性能。

因此,养成温柔驾驶的习惯,避免频繁的地板油式急加速和急刹车,多利用动能回收功能平缓减速,定期检查胎压和车辆的冷却系统,都是在为延长电池寿命做贡献。

同时,定期回授权服务中心对电池包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测,查看各电芯之间的电压差和内阻等关键数据,也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