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6L e-tron曝光,107度电池+华为智驾,30万能落地吗
说起来奥迪这两年真是有点着急了。燃油车还没折腾明白,电动化又一头扎进来。这不,这阵子我刚在工信部的新能源车型目录里瞅见了全新一汽奥迪A6L e-tron的名字——其实就是大家嘴里的“电动新A6L”。消息传出来那天,我家楼下修理厂老刘还专门问我:“你说这玩意儿要是真卖三十多万,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满大街都是?”
外观上,这台e-tron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分体式大灯、贯穿尾灯,看着挺精神,就是跟现在路上的Q4 e-tron差不太多。邻居小孙去年换了个Q5L纯电,说晚上回家停车场里经常认错车。我看这次A6L e-tron也一样,不仔细看尾标都分不清谁是谁。不过人家有电子外后视镜可选装,据说雨雪天比传统镜子强不少,但维修师傅私底下嘀咕过一句:“坏一次,小半年工资就搭进去了。”
尺寸倒是没啥特别花活,长5073mm、宽1942mm、高1522mm、轴距3076mm——反正放到中大型轿车里,也就是刚够格。有意思的是,有群友吐槽,说后排空间其实和上一代油版差别不算大,“腿伸直还得往前蹭”,但座椅软硬倒是舒服点。
内饰部分,其实还是熟悉配方:燃油版底子上加三块屏幕,中控区域做得挺宽敞。我记得某次试驾会,有销售顺嘴提了一句HUD抬头显示系统,还有带头枕扬声器的B&O音响,都属于高配才给上的东西。而且最近听一个北京的大哥讲,他试驾时特意留心副驾驶前面的小储物格,说“终于不用再塞手机到杯架了”。
配置方面,全景天幕肯定少不了,还能选异色外后视镜、电子镜这些花哨玩意儿。有朋友调侃:“买这个车就图个科技感,否则谁乐意多掏几千块装个摄像头当后视镜啊。”不过据我所知,新款座椅通风加热都成标配,不用再像老款似的天天琢磨开不开空调。
动力和续航算是重头戏。据群友自测,一汽奥迪A6L e-tron用的是106.7度的大号宁德时代三元锂包,总重617公斤。两个版本,一个续航745公里,一个785公里(NEDC标准)。800V高压平台支持270kW快充——修理厂师傅老赵讲过,“理论上10分钟补310公里,不过真要遇上下雨天或者低温,大概率只能冲出200来公里。”他去年冬天帮人救援过一次,同平台另一台纯电奥迪,在东北零下十五六度直接掉队。“亏电状态想充满?甭想那么快。”
驱动马力最大260千瓦,大概354匹左右吧。我自己开惯油车,对这种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只记得坐朋友蔚来ET7的时候踩到底推背感很猛。他们圈子里还有人关心悬挂是不是空气弹簧,据说这一代e-tron顶配才给,不过具体效果咋样,还没人摸清楚。
另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可能就是华为乾崑智驾系统。这事儿坊间传闻不少,有人吹捧无图城市领航(NOA),也有人担心激光雷达容易脏影响识别率。有次去洗车房碰见老司机闲聊,他指着自家的激光雷达盖板说:“沾泥巴之后啥智能都白搭!”不过听销售介绍,这套方案支持复杂场景自动泊车,用起来比之前那种单靠摄像头靠谱些。
冷门信息插一句:据西南地区几个出租司机反馈,他们更关心冬季续航衰减和高原地区动力表现。一位重庆师傅抱怨,现在很多新能源宣传数据都是平原城市测出来,高速爬坡或者堵在立交桥时掉表飞快。“哪怕800V快充,再牛也扛不住山城早晚堵俩小时。”
价格嘛,这是绕不开的话题。同级竞品价格摆在那里,宝马i5四十好几起步,那些蔚来ET7什么的也是四十往上。如果真按网上流出的消息把定价拉到30万出头,那确实杀伤力够呛。但身边懂行的人提醒,可别忘了终端优惠空间,一旦上市初期市场反应一般,经销商手里的优惠券估计很快就会冒出来。
对了,上周二手市场有人发帖问,新e-tron如果跌价太狠,会不会出现一年不到亏一半现象?旧款混动车型前年降价潮时,就有深圳客户哭诉买贵了一年赔几十万。所以打算入手的人,也最好留点余地,多关注保值率变化情况。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楼下一直开旧款燃油A6的小张最近总嚷嚷想换新能源。他老婆嫌弃夏天空调费劲,又怕纯电跑远路麻烦,两口子天天争论不停。不知道等这台新e-tron正式上市,到底有没有勇气尝鲜?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