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把车交到用户手里,简单得很——一把钥匙,一句祝福,大家各自踏上旅途就成了。可偏偏在赛力斯问界这儿,这事就变得有些“不安分”,总得来点新花样。秋天的重庆,桂花才刚冒头味儿还不浓,赛力斯超级工厂里却热闹不已——一场交付仪式,比老家的婚宴还隆重。你以为交车流程都是一线员工的活儿?偏不,站在前边递钥匙的,竟是赛力斯集团的掌门人、创始人张兴海。哎,董事长亲自站台,这画风够稀奇,难不成是“自带流量”来一场现场带货吗?
这事如果多发生个一两回,大家可能觉得就是营销造势。但查查去年和今年的交车记录,你会发现,张老板这是“习惯成自然”:2024年一口气亲手交付十几次新车,堪称职业交付员,不折不扣的“用户服务型领导”。可这不是面子工程,也不只是仪式感。对于张兴海来说,每次握住车主的手,就是和品牌的“信任合约”人肉签名,比盖章都管用。用户要的不仅是新车,更是这份品牌的靠谱和温度。
但别急着点赞,说到底,问界的交付流程并不止于“拿钥匙走人”那点事儿。猫腻藏得深,真正的交车模式去年三月就已经“升级打怪”了。什么叫“用户认可才提车”?就是说车主不是被动等着新车好与不好,得自己走进工厂,一起终检,动态路试、AEB安全测试一应俱全。亲力亲为把关车辆性能,能让你试出个“心安理得”。有位M9车主谷先生甚至兴奋得像考完驾照过科目三:“在试车道上亲验新车,那心情,不亚于‘拆盒子’新手机!”体验过这流程的人,这安心指数估计能飙得比高速公路还快,对品牌的信赖自然也水涨船高。
说到竞争,新能源车圈早就演变成“近身肉搏”。智能化、质量过硬是基础门槛,可问界真正“杀出重围”的本事,其实还在于那句用烂了的“用户至上”,不过这里玩得格外极致。有种说法,张兴海要做的,就是当好“用户的影子”,用户还没开口,他已经准备好答案,用户开了口,他必然加码给出“附加题”。现实就是,别人家交付是“作业本”,他家交付是“解答题”,还带附加解析和边角批注。
咱细细琢磨,张兴海的风格绝不只停留在“握手寒暄”那一瞬。两年时间他能跨省跨区地走透黑龙江、湖南、宁夏、云南。各地“与用户共话新豪华”见面会,几乎变成了问界的品牌练摊行动。用户现场吐槽、提需求、讲体验,这些声音都成了研发团队的“底料”。别的企业“听取意见”有点像喝红酒,浅尝即止。张兴海这套,属于煮火锅,用户自己掉了啥菜,锅里最后都有回声。各类反馈渠道全开——官方APP、车主社群、热线、售后评星,都在收集真实用户想法,再传给研发、生产和服务部门。这就是所谓“用户需求驱动改进”闭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打实的产品迭代。
说“多做一步”,不是吹风。续航焦虑和安全问题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尤其在冬天的大东北。张老板亲自上阵,带着团队跑去黑龙江五大连池,零下三十几度的天里把四个车型的样车往外一丢,就开始魔鬼测试。你可能没数过,有超过200台参与,400来号专业测试人员,测试场景多达三万五千条。整个过程拉满了六个月,比很多厂商一年还耐熬。冷得鼻涕都结冰,可每一辆车都得过关斩将,确保极寒环境下不掉链子。这测试规模和强度,连行业标准都要自愧不如——别人家一波试驾体验游,他家直接“抗冻极限挑战”。
但极寒测试还不是张老板的“个人专项”。听说他还曾隐身“普通车主”,一路开着M8挑战冈仁波齐,从重庆直奔西藏,全程55小时、3500公里“折腾”到底。想想吧,没固定住处、遇到没充电桩就着急忙活、甚至还得在国道乡道上跟路障斗智斗勇。最高海拔4000米,智能辅助驾驶用到七成以上,硬刚各种恶劣条件。有人调侃,这简直比“车王争霸赛”还带劲。其实目的很单纯,就是要让产品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把所有隐患提前踩灭。你说用心不过分吧?
问界用户的售后体验,不止走心,还走地球的“边界”。有段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流行“新旧不兼容”,老车主被后浪拍得站不住脚。可问界这几年,用行动说话:不论是2022上市的M5,还是比较早期的M7、M9,都能在2024年实现OTA升级,鸿蒙座舱一步步迭代,老用户也能同步享受新功能。说句夸张点,豪华体验,在这里不是期限,有承诺更有兑现。
不仅如此,空间维度也玩得不走寻常路。无人区救援这块操作,说起来就有点震撼感了。青海德令哈无人区爆胎,手机和车机惨遭“失联”,但用户还能用卫星通信和救援中心对话。救援团队翻山越岭耗三小时才到,八小时全程陪护处理。这叫服务到“世界尽头”,连荒野都不怕你掉队。今年二月,柴达木盆地一位M7车主受困,技术人员连夜飞去青海,黑灯瞎火冲进无人区,最终拖车托运1400公里到乌鲁木齐。张兴海也并不是嘴里随便许诺,直接要求团队,“用户在哪,服务要跟得上。服务做到无极限,甚至服务到无人区。”把“无限是什么样”做给你看。
服务能力有数据支撑吗?答案是肯定的。问界现在全国范围部署了5400多家救援服务商,拥有两万名认证救援技师,24小时在线支持。还有明年才要上的西部自驾游保障计划,移动维修车能深入新疆、青海、西藏那些你认为能“被遗忘”的角落,为用户提供随时的换胎、维修、基础保养。在最新发的《2025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能力研究》报告中,问界在“服务权益满意度”拔得头筹,行业第一。所谓“比客户多想一步,比别人多做一步”,在这里变成了实打实的用户口碑。
张老板的圈子里,不喜欢秀社交媒体,也鲜有个人账号,甚至很少在网络上发声。但他的日常能见度其实“高能低调”,总有工厂、测试场地、用户身边的身影。有人戏称,说他是问界的“隐形用户关系官”,只不过工作场合不在屏幕,而是在路上、工位和交车现场。“豪华不是参数的比拼,而是被在意的感觉。”这是张兴海的品牌哲学,听着有点鸡汤,但去细数他的行动,还真是有迹可循。
其实从交车那一只手,到无人区里的卫星电话,从用户反馈处理到极限测试的长途挑战,问界总在用一连串“多做一步”的动作,把品牌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一种豪华不靠大屏不靠数据,而是靠真诚和被理解的那些细节。如果说对新豪华的定义有争议,问界这一波操作,至少可以让用户觉得“靠得住”才是真本事。你说品牌要什么,信任是基础,技术是保障,但把这两者捏在一起,还得有点人格魅力和持之以恒。
说穿了,赛力斯问界和张兴海这一套,最厉害的不是造出高科技的车,而是在每一个看不到的角落多走一步。“用户是根,品牌靠用户而活”,这话换个语境就是“你是爹妈,我是孝顺的娃”。豪华不止在车,更在品牌和用户之间那份确定无疑的理解,和情感上的“多做一步”。有些人讲信任是无价,问界则是把这无价交付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标准动作。
咱们总结下来,“多做一步”不只是口号,它变成了问界的行动机制,也成为用户心头最简单的期待。当品牌能像张兴海这样,不断用更多细节去呵护用户体验的时候,所谓“豪华”,其实就是那种再多一份在意的踏实。
你觉得,汽车行业里,还有什么事情是问界能做的、其它品牌该学的“多做一步”?用户要的到底什么,欢迎你来说说自己的故事和体验,咱一起聊聊。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