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续航焦虑,有家充能安心,公桩充电易心累

很多人还没买电车时,心里都会打算盘:电车宣传的续航都是500公里、600公里,照这样一算,哪怕天天上下班、周末市内转转,一周一充绝对够用。这种计算听起来合情合理,可实际一开电车才发现,续航焦虑是根本挥之不去的“阴影”,它就像是午夜的鬼故事,经常在你最需要安定的时候跳出来,吓得你一身冷汗。

电车续航焦虑,有家充能安心,公桩充电易心累-有驾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电车到底多久充一次电,才能告别焦虑?这里顺便提一句,没买电车前,你以为它天下无敌,买之后你才明白,自己只是从油价焦虑,华丽丽地毕业到电量焦虑而已。

先说家用充电桩。家里有自己的车位和桩,这相当于在家门口修了个加油站。早上醒来,满电;下班回家,插枪;晚上睡眠,电池慢慢喝饱。你就像抱着一个永不停歇的粮仓,什么时候想吃一口,锅里都还热着饭。这样用车,别说一天两天,就算三五天不充,也不会太慌。城市通勤、周末郊游,像我家里人一样,哪怕开到剩20%,心里也不慌不忙。

如果没有家充,世界立刻变得满是险巢旯角。你只能依赖公用快充桩,这时充电就像上班抢饭,排队、抢位、遇到坏桩是家常便饭。日常用车,你务必两天一充,才勉强心里有底。这里请注意:我用的是“勉强”。即便两天一充,不确定性依然让人坐立难安。那种心情就像吃饭的人,知道冰箱里还剩下一锅饭,就不着急;但如果冰箱空了,锅也见底,再怎么慢都要赶紧扒拉几口。

电车续航焦虑,有家充能安心,公桩充电易心累-有驾

油车和电车的“心理账本”根本不是一个逻辑。道理很简单:油车加油五分钟,几乎任何城区转一圈都能找到加油站,车里油表见底了再加也没什么可怕。而且油车的续航一般是“保守估计”,有时实际能跑比显示多。电车不同,电量到0很伤电池,而电池又是电车的心脏。理论上说,标500公里,实际到手只有七八折,能跑400就要偷着笑。而你还不敢用到干,除非特别想体验拖车服务。

电车续航焦虑,有家充能安心,公桩充电易心累-有驾

别以为打发时间就是“等一等”,公桩的体验往往刺激得让人怀疑人生。去早了没位,去晚了排队;有些还是坏的,有些位置小得像铁笼,不撞漆都算你技术好。于是你会发现,原本500公里的“梦想续航”,实际上把最后20%一删再折算,剩个勉强300公里来回。“满电焦虑”说的不是别的,就是怕下次需要时没地儿充、没空快。

电车续航焦虑,有家充能安心,公桩充电易心累-有驾

很多新手车主自问:“油车加一次油500公里,为什么没这种紧张?”答案很显然:油车的“兜底”让人心里踏实。而电车,充电站远没油站多,遇到节假日、周末,插枪像买彩票。所以,油车主睡得香,电车主天天算里程。

归根结底,你要想开电车不开焦虑,秘诀其实就一条:有家充,充电像给手机充电一样,走哪都不紧张。没家充,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搭建一套“两天一充”的周期,除此之外,不管你怎么安慰自己,心里都难免打鼓。

说到底,电车其实和手机一样,都有“电量恐惧症”。你手里有充电宝,出门就有底气;否则,看着百分比一点点往下掉,总是提心吊胆。现代人活得已经够累,车子还能让你更焦虑,这可能就是电气化时代的“新常态”。所以呀,给电车多久充一次电合适?我的答案是:有条件,每天都补电最好;没条件,两天一次可保无忧。否则,你就得时常准备一次充电“艳遇”,考验你的运气和心率了。

你明白了吗?电车续航不是数字的较量,而是“安全感”的较量。如果你手里掌握了“给车充电的生杀大权”,焦虑就能降到最低。否则,永远都像米缸见底时,每顿饭都吃得不安稳。现实的电车生活,就这么简单而辛辣。

电车续航焦虑,有家充能安心,公桩充电易心累-有驾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