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锐缓退市场,欧洲销量暴跌8万巅峰,行业调整惹唏嘘

标题:大众途锐终章:一辆被淡忘的顶级SUV如何消失在电动浪潮里

大众途锐缓退市场,欧洲销量暴跌8万巅峰,行业调整惹唏嘘-有驾

“途锐要没了?”我坐在保养店旁的小木凳上,李师傅嘴里叼着半截烟头,抬头冲墙上挂的报纸头条咧嘴笑,“这车啊,贵归贵,来咱这做保养还不是得排队,配件还死贵——也怪不得停了。”

自2002年头一批途锐进中国时,我记得,有人在小区门口特意围观,连保安大叔都多看两眼。那时候油价还没涨到谁都发愁的地步,豪车是身份标签。头代途锐跟卡宴同家族,有师傅说底盘简直一模一样,大众的W12、V10柴油,动静都比我们熟悉的雅阁、凯美瑞粗犷得多。据说有两代途锐的气动悬架,城区路颠簸时能“呼”一下升高,一些开Q7的哥们都羡慕。只不过这些冷门技术,去年我碰到的车主在维修群里发了句牢骚,说气动悬挂快十万公里就得换胶套,修起来心疼得掉眼泪。

大众途锐缓退市场,欧洲销量暴跌8万巅峰,行业调整惹唏嘘-有驾

途锐其实一直有点“不显山不露水”的劲儿。销售小杨说买它的多是那些不太愿意开奥迪或者宝马,嫌标太招摇。可偏偏大众的标在豪车里扑不出气场,终端优惠今年我听说都能砍下十二万,还有人觉得划不着:”还不如去蹲个二手卡宴。“近几年,中国的途锐加起来三千多辆还不到Q7的半数,维修厂老师傅感慨,“辉腾停产后,大众都等途锐撑门面,结果也扛不住。”

欧洲那边更惨,我在一个德系车论坛看数据,从去年到今年中旬,途锐只卖了六千多辆,对比巅峰年头的八万,差距摆那。那会儿途锐在欧美说是“会越野的流量明星”,现在技术更新太快,用户变了,市场也只给留一条缝隙——和邻居老王吹牛,他也认为“这豪华大众最后还是敌不过自家风格。”

大众途锐缓退市场,欧洲销量暴跌8万巅峰,行业调整惹唏嘘-有驾

再来看ID.5,群里有小舅子提过,说他朋友前年入了一台,说是想尝尝纯电的感觉。可到了第二年据说后悔了,主要是后排太蹩脚,溜背造型一开始好看,时间久了坐的人老是顶着天窗。"买了还得问LD愿不愿意坐后排?"小舅子苦笑。这设计本就是奔着年轻群体去,结果家用市场却越来越讲空间,竞品都死磕实用性,ID.5偏偏就撞了南墙。

另一个冷知识,ID.5其实没有进美国市场。美国那边更偏爱传统SUV,电车也是大块头轿跑为主。销售一语道破:“这车其实淘汰得有点仓促,研发成本摊不开,还不如回头做ID.4和ID.3。”再说大众和小鹏的合作,之前微信群内有人爆料新ID.8啥都能“对标途锐”,说轴距直逼5米大关,又纯电大空间——但到底有多智能、跟国产比是否真能站住脚,大家心里都打鼓。

大众途锐缓退市场,欧洲销量暴跌8万巅峰,行业调整惹唏嘘-有驾

说到大众的高端化尝试,辉腾那年停产已是一阵唏嘘——大师傅曾经开玩笑,“林志颖开的是辉腾,那我们开途锐的算啥?”现实是,技术共通价格差,用户认知难提档。到如今途锐这一棒也要交出去,说明大众这两年是真在缩减燃油豪华,集团资源全找最可能成活的电车堆着了。

补几个少人说的细节。途锐部分年款用过自适应远光灯,有次夜路我蹭别人开的,居然能自动遮挡前车——但听说这功能不少人失灵,回店修还得等欧洲配件。还有部分版本有后桥锁止,拉高速挺猛,越野群里吹过,但城市用根本没人在意。两年前,邻居家小孩还误传途锐能脱困沙漠,“实际一次都没用上,还不如拖车”。有人试过风挡加热,北方冬天用上一回就记住,但南方车主半年不明白那是干嘛的。

大众途锐缓退市场,欧洲销量暴跌8万巅峰,行业调整惹唏嘘-有驾

途锐停了,有朋友翻过二手网站,价格掉得比想象快。保养难,新配件贵,买来当玩具还不如Jazz轻松。ID.5这几款纯电轿跑,江湖传言最终没留下太大名堂,更多人还是转去更接地气的ID.3、ID.4。

保养间里李师傅拍拍工具箱,“再豪的车,周期到了也得喝矿泉水换机油。”途锐的日子,算是在大众的记忆里缓缓收尾。ID.5刚送走,ID.8都还没进店,大家也不知道以后是不是智能化真管用。有人说,等下一批电车来,“再让师傅琢磨琢磨,谁最耐造。”

大众途锐缓退市场,欧洲销量暴跌8万巅峰,行业调整惹唏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