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买了四驱SUV却连个小坡都爬不上,这年头,真是“人傻钱多”的最好写照。去年国庆,我那位朋友信心满满地开着刚入手的城市SUV冲上海滩,结果四驱系统关键时刻直接罢工。还没来得及享受征服自然的快感,轮胎已经空转,车子稳稳当当地陷进沙坑——全地形SUV?说得天花乱坠,真遇险还是四脚朝天。
原以为花了二十多万买了“适时四驱+全地形模式”,起码能轻度蹚个坑洼地形,结果呢?后轮只分到15%动力,电子限滑磨叽半天才懒洋洋地介入,四个轱辘越刨坑越深。你以为买的是冒险勇士,等真要“上阵”,才发现买的是新世纪“灶台摆件”。厂家宣传上的“智能四驱”,关键节点只剩下智商税。不如坦坦荡荡地喊救援,来得踏实。
翻查官方参数,才发现猫腻不少。某日系SUV标榜智能四驱,后桥最大扭矩分配才三成;德系对这个参数更是强调经济,只给到25%。商家巴不得你不问参数,上来就讲“多模式智能调节”,实质全靠软件调节油门反应,丝毫没加强硬件。陷入沙地,四驱变虚设。中控屏划拉出七八种驾驶模式,雪地、沙地、泥地听起来热闹,实际上只是把ESP介入时机拖后点。与其说是四驱,还不如叫“雨雪防滑”。
最坑人还属中央多片离合器。连续折腾几分钟,立马进入过热保护模式,四驱变两驱。真要是户外自驾碰见这玩意,别说脱困,等拖车得等到天黑。那些广告里让你热血沸腾的宣传,其实根本招架不了真正的考验。再看汽车媒体的实测结果,十款热门城市SUV有八台翻不过个“馒头包”,全拜适时四驱的“机智”所赐。
如果真心想玩越野,还得看看正儿八经的分时四驱配三把锁,或者某些老牌全时四驱车型。比如奥迪quattro能把70%动力甩给后轮,奔驰4MATIC也能实现前后轴五五开。相比之下,大部分适时四驱SUV在日常99%时间下就相当于普通前驱小轿车,只有真打滑时才匆忙“补锅”,甚至四驱模式跑不了十公里就开始捂肚子喊热。
那为什么市场上还是适时四驱满天飞?因为厂家精得很,知道大部分车主只会在市区装装样子。想省油?适时四驱没错,压根儿不用真“爬山涉水”。于是商家把适时四驱吹成高大上的“高级装备”,绚烂的驾驶模式加个大屏幕,噱头满满,实用性为零。抖音上翻山越岭的视频?后面得跟着三台救援车打底。
听老司机一句劝,买SUV先问自己到底图个啥。如果只是城市通勤偶尔走郊外,适时四驱、省油好养,但是别指望它能带你闯荒原穿沙漠。真要有点远方梦想,去看看坦克300、牧马人、普拉多这类全时四驱+分动箱的小硬汉,喜欢探险选分时四驱、三把锁才是正道。
四驱这事,一分钱一分货,别信销售一张嘴。要买就查查投诉、试驾时不只在铺装路自嗨,找个烂泥地或土坡,现场测下交叉轴脱困能力。别到时候钱花了,丢人现眼。毕竟买错车型,轻则沙滩丢脸,重则深山呼叫拖车,学费交得太心疼!
网友一语中的:“适时四驱,适时装逼,适时趴窝。”听起来好笑,其实句句扎心。城市里充门面,荒野里吃苦头。不如实在点,把适时四驱认作雨雪防滑工具,真豁沙子、翻险坡还得看分动箱+低速四驱的硬货。车企要有胆把四驱实际能力参数印在车顶上?怕是参数难看,真不敢见阳光。
最后还是那句话——别被花哨配置迷了眼,车本来是用来“行路”的,不是给把戏凑人气的。买车要务实,别让忽悠的话术变成自己钱包的“绞盘”。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