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车翻了,北汽的公关部门心态直接崩了,光速发了一篇撇清关系的檄文,主打一个“这锅我不背,你别过来啊”。这操作,讲真,比它家造的车快多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公关危机了,这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行为艺术的“滴血认亲”失败现场。
整件事的起因,是一辆212在玩泥巴的时候,一个没想开,直接四脚朝天躺平了。视频一出来,大伙儿还没来得及讨论这车的重心和底盘到底哪个更玄学,北汽集团(BAIC)的“切割”声明就跟不要钱的短信一样发到了每个媒体老师的手机里。核心思想就一句话:那个翻车的叫北京汽车制造厂(BAW),我们是北京汽车集团(BAIC),虽然名字长得像双胞胎,但我们早就分家了,他家的孩子考倒数第一,跟我们家这个三好学生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你看,这就是当代车圈的魔幻之处。所有人都活在一场“我不是我”的身份认同危机里。北汽这个操作,翻译过来就是掀桌子。什么历史渊源,什么兄弟情谊,在品牌声誉这个修仙渡劫的关键时刻,通通都是累赘。别说是一个远房亲戚了,就算是亲儿子,只要影响我飞升,我也得一脚踹下山崖。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中间态,更没有所谓的体面。
要理解北汽为什么这么急眼,就得明白“212”这三个数字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年男人世界里的意义。它不是一辆车,它是一管过期的荷尔蒙,是一剂怀旧的压缩毛巾,泡在情怀的水里,就能幻想出自己当年金戈铁马的模样。诞生在那个红旗招展的年代,方方正正,傻大黑粗,它就是越野界的活化石,是无数人记忆里的“吉普车”。这种情怀,就是品牌玄学,你跟信徒们讲道理是没用的。
但问题就在于,玄学这东西,最怕的就是物理。当你的情怀侧翻在小土坡上的时候,所有的信仰都会瞬间崩塌。北汽集团怕的就是这个,他们花了血本搞出来的BJ40、BJ60,辛辛苦苦在市场上打下了一片“硬汉江山”,结果BAW那边一个“情怀侧翻”,可能就会让消费者觉得:“哦,原来你们‘北京’牌的车都这德行?”这简直比窦娥还冤。
我作为一个被硬派越野颠到腰间盘突出、现在只能开奶爸车的中年人,我得说句公道话。越野这事儿,本质就是花钱找罪受,在安全的范围内体验失控的快感。但找罪受和送命,是两码事。你不能因为客户想忆苦思甜,就真给他端上一盘六十年代的窝窝头,那玩意儿硌牙不说,还真没营养。BAW的问题就在这,它以为复刻一个壳子,就能把情怀当饭吃。结果呢?饭没吃上,先把锅给砸了。
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的现实教育。你实验室里的参数再牛,PPT做得再花里胡哨,都顶不住一个“老头乐”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来得真实。汽车工业的终极考验,永远不是什么纽北赛道,而是中国复杂的、不讲道理的路况和更不讲道理的人性。这次翻车,就是给所有还在做着“情怀收割”美梦的车企一记响亮的耳光。市场可以为情怀付费,但绝不会为安全隐患买单。一遍又一遍,就是不长记性。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也说自己是百年老店,结果老板是个东北大哥。人和车一样,都喜欢给自己加点戏。但你又不能全怪BAW,人家也是要吃饭的嘛,这就像过气网红接微商广告,不体面,但有用。在这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时代,能捞一笔是一笔。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魔怔了,把一个破车翻了的事儿硬是上升到了企业战争的高度。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就是这么回事儿?北汽的声明,是在守护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结界”。它在用最决绝的方式告诉市场:我们是正统修仙门派,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那个翻车的,是隔壁村练气功的,走火入魔了,大家不要搞混。
所以,你看,车企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场表演。发布会是表演,降价是表演,连发个声明都是表演。我们这些看客,就跟坐在台下看戏一样。今天你家后院起火,明天他家掌门出走,后天小米这个雷电法王直接把桌子掀了,大家都没得吃。这戏码,比道诡异仙还刺激。
那么,这件事最后谁赢了?北汽集团保住了自己的脸面?BAW得到了全国性的曝光?还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又看了一场大戏?
不,没人赢。
唯一的赢家是这个魔幻的时代本身。因为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敢发疯,就永远有乐子看。而我们,就是来看乐子的。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