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试驾差评”让两家车企高管隔空开怼。 7月24日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在微博晒出一张网友评论截图内容直指尚未开放试驾的理想i8“像坐船一样摇摇晃晃”“智驾差点撞车”并称其空间、座椅“都不如乐道L90”。 刘杰配文质问:“这是黑水军下一个抹黑理想i8的主要方向吗? ”
火药桶瞬间被点燃。 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在评论区直接回击:“建议直接报警! ”这条仅六个字的回复把事件推向热搜。 网友随后扒出发表差评的账号身份他竟是理想L9车主还疑似是“理想内测组”成员。
真相浮出水面。 7月26日这位车主发布澄清声明承认自己编造了试驾体验。 他解释看到网上争论两款车的好坏出于好奇想“钓鱼”测试是否存在水军计划事后删除评论却未料到引发高管对峙。 他强调:“所有言论均为个人行为从未收钱! ”
沈斐随即喊话刘杰:“事实既明建议大大方方向乐道和蔚来用户说声‘对不起’解开误会方显格局。 ”他还特意提到自己巡店体验过理想i8“和L90一样都是各具特色的好车”。 然而截至7月27日刘杰仍未公开道歉。
这场风波的背后是两款纯电SUV的贴身肉搏。 理想i8预售价35万起乐道L90仅27.99万起价差看似悬殊配置差异让实际竞争更胶着。 i8标配双电机四驱和空气悬架L90入门款却是单电机两驱;而L90依托蔚来2000座换电站解决补能焦虑i8则主打5C超充网络。 两款车都瞄准5米级纯电SUV市场承担着各自品牌的转型使命:理想要靠i8走出MEGA“棺材车”舆论阴影乐道则需用L90挽救L60上半年仅3.2万辆的疲软销量。
车企高管的神经为何如此紧绷? 理想吃过“黑水军”的大亏。 2024年MEGA上市时因造型被恶意P图成“棺材”销量惨遭滑铁卢。 蔚来同样深受其害李斌曾公开揭露:“每月黑蔚来的水军费用高达3000-5000万”。 这种创伤后遗症让车企草木皆兵一条普通评论就能点燃战火。
汽车圈的口水战早已不是新鲜事。 2023年长城举报比亚迪使用常压油箱两年后双方高管仍在互呛“鬼灯论”;2025年5月奇瑞营销副总姚飞在车友群贬低吉利新车是“烂车”遭停职处理;雷军与余承东则因“仰望论”和“诋毁论”隔空交锋。 当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价格战和内卷加剧了这种焦虑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降价车型达227款平均降幅1.8万元。
高管们的社交媒体更成了舆论放大器。 刘杰未核实用户身份就定性“黑水军”反被扒出是自家车主;沈斐的“报警”回应虽赢得公众好感个人化言论也让品牌承担风险。 相比之下蔚来马麟与比亚迪李云飞的交锋显得更克制:针对“车圈恒大”质疑李云飞从负债率、付款周期等五方面逐条回应避免情绪化。
水军灰产像幽灵般缠绕行业。 突击式攻击、虚假对比、身份伪装是三大特征比如理想i8的“操控差”差评曾多平台同步爆发。 这些操作成本极低一条抹黑评论仅需几元钱却能撬动消费者决策。 J.D. Power报告显示70%购车者依赖在线评论而虚假信息正侵蚀这种信任。
最无辜的受害者是消费者。 当高管们忙于互撕50万哪吒车主正陷入“售后孤岛”:工厂停摆、配件断供杭州车主被迫自费维修部分车型因缺件被保险公司列为高风险保费暴涨40%。 同样在理想乐道风波中用户本应关注的产品体验被舆论战淹没两款车空间实测各有胜负:i8二排腿部空间19cm优于L90的17cmL90头部空间22cm反超i8。
监管利剑开始出鞘。 工信部牵头整治“内卷式价格战”多家车企签署《反网络黑公关公约》。 蔚来更悬赏百万征集水军线索2024年有水军公司被罚百万的先例。 这些行动试图为失控的舆论场划出红线。
竞争的本质终要回归产品。 乐道L90靠300公斤轻量化技术降低电耗理想i8用低风阻设计优化能耗。 当沈斐呼吁“与其针锋相对不如共筑未来”时或许暗示着另一种可能: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海阔天空容得下多条技术路线并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