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教练竟是一只狗,学员练车变欢笑秀!

你说现在这练车地界儿,真是花活儿整得一套一套的。学员吭哧吭哧练倒库,旁边杵着的不是横眉立目的师傅,倒是一条狗,还贼认真地盯着桩桶,压线了还扯着嗓子“呜呜”两声,跟模跟样儿的。这事儿搁哪儿说都玄乎,比二人转的包袱还抖得响。

起初,大伙儿可能当个乐子看,磕着瓜子儿乐呵乐呵就完了。可细咂摸咂摸,一条狗都能“执鞭”,这背后怕不是有点门道?

驾校教练竟是一只狗,学员练车变欢笑秀!-有驾

有人撂下一句,这狗崽子比那些教棍儿强多了,起码不会动不动就开喷。这话听着扎耳朵,可细琢磨又觉得有点嚼头。现在有些驾校师傅,那火气是真旺盛,学员稍有不慎就劈头盖脸一顿呲儿,搞得学车跟上刀山似的。我说,花钱买罪受,这图个啥来着?

驾校教练竟是一只狗,学员练车变欢笑秀!-有驾

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事儿纯粹是店家揽客的噱头。毕竟,一条畜生再灵泛,它能参透啥是脚脖子劲儿,啥是方向盘的门道?它能给你掰扯明白倒车入库的玄机?充其量就是记住了几个死把角儿,然后靠巴甫洛夫的铃铛来“遥控”。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些师傅教车,不也是依样画葫芦吗?巴不得把每个步骤都给你细化到毫米,让你背得滚瓜烂熟,照本宣科。这种“填鸭式”教学,看似见效快,可学员真正吃透了多少?离开了这些“拐点”,还能独当一面吗?

驾校教练竟是一只狗,学员练车变欢笑秀!-有驾

换个思路,这“土豆师父”的横空出世,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驾培行当的一些症结?一方面,学员的胃口越来越刁,盼着学到真家伙,而不是敷衍了事。另一方面,驾校的教学套路却显得老旧,还停留在“应试”的范畴。

单看通过率这个数字,似乎问题不大。可拿到本本儿后,真正敢独自上路的“马路杀手预备役”,又能有多少呢?不少“有本无胆”之辈把驾照尘封箱底,等到真要披挂上阵的时候,还是心里打鼓,两腿发软。

驾校教练竟是一只狗,学员练车变欢笑秀!-有驾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缘由归咎于学员“怂包”、“手潮”时,是否忽略了驾校的教习方式,才是酿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一个合格的司机,需要的不仅仅是娴熟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对路况的洞察,以及临危不乱的定力。

这让我想起早些年甚嚣尘上的一个论调,关于“匠人精神”。真正的匠人,不仅仅是机械重复,更是要对自己的作品锱铢必较,精益求精。同理,一个出色的驾校师傅,也应当根据学员的禀赋,量体裁衣,让他们真正吃透驾驶的精髓。

驾校教练竟是一只狗,学员练车变欢笑秀!-有驾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抹杀了驾校师傅的苦劳。毕竟,他们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学员,要保质保量,还要扛起安全重担,压力山大。

与坊间流传的印象不同,驾校师傅也是一份高危行当。年年都有师傅因为学员操作失误而挂彩,甚至命丧黄泉的新闻。在这种情形下,他们难免会变得急躁,甚至对学员失去耐心。

驾校教练竟是一只狗,学员练车变欢笑秀!-有驾

说到底,这“土豆师父”的出现,更像是一面哈哈镜,映照出了驾培行当的一些窘境。它让我们扪心自问,如何才能让学员真正学到压箱底的本事,如何才能让驾校师傅更有职业尊严,如何才能让道路交通更安稳。

没准,有朝一日,咱们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口诀”,不再需要忍受师傅的臭脸,而是能在谈笑风生的氛围中,真正领略驾驶的乐趣。到那时,或许“土豆师父”就会成为一个美好的谈资,提醒咱们曾经走过的弯路。而当下,还是先埋头苦练吧,力争早日甩掉“狗师父”的帽子。不然,以后都不好意思跟人吹嘘,你的驾照是咋拿下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