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1销量暴跌
去年四月,极氪001还卖了11729台,稳居25万以上纯电动车销量第一,被大家夸作“国货之光”;结果才过了一年,销量就跌到了2413台,直接腰斩,缩水了差不多八成。以前可是每分钟都能卖出一辆的爆款车型,现在却在新能源车的战场上显得有点落寞了。
产品更新过快引发信任危机
成就极氪001的,其实也是让它陷入困境的关键——就是那种激进到有点失控的产品更新节奏。从2023年8月到2024年8月,短短一年时间,极氪001竟然一口气推出了三代车型:2023款、2024款、2025款同时卖着。尤其是当2024款的车主刚提了车,2025款就带着“硬件升级+降价三万”的姿态来了,激光雷达、双Orin-X芯片这些配置一上,老车主的车立马就显得过时了。
网上到处都是“被背刺”的声音,甚至还有车主拉横幅抗议。这种“一年换三代”的做法,简直跟手机行业一样,完全打破了汽车行业原本2到3年才换代的规矩,也让消费者的信任一点点被消耗掉。
更糟糕的是,用户信任一旦出现裂痕,产品本身的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危机。2025年初,车质网的数据就显示,极氪001在高端纯电车里投诉率居高不下,问题包括动力电池故障、高速行驶时动力突然断掉、智能驾驶功能迟迟没兑现等等。有车主甚至在没有发生碰撞、很少快充的情况下,不到一年就要换电池了。而之前宣传的“年内交付城市NZP”这种高级智驾功能,结果到了第二年春天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技术上的光环,在品控和质量问题面前,彻底失去了光彩。
极氪001遭遇围剿
外部的围剿同样致命。极氪001以前靠着猎装轿跑这个差异化定位,一度在市场上独占一片蓝海;但到了2024年,小米SU7、智己L6这些竞品像一群狼一样围了过来。尤其是小米SU7,起步价才21.59万,续航还能达到773公里,单月销量直接飙到2.9万辆,把极氪的核心用户都给抢走了。
更尴尬的是,极氪自己产品线扩张反而在“自相残杀”——极氪007用同样的800V技术,吸引了不少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而SUV车型7X又把家庭用户给拿走了。结果呢,原本的旗舰车型反而成了“夹心层”,两边都吃不着。
面对销量断崖式下滑,极氪也开始想办法自救了。5月份人事大调整,营销老将林杰被派上来,目的就是重新整顿渠道和用户沟通。同时,极氪也打起了价格战,001 WE版直接降价3.1万,降到26.9万,试图用性价比拉回消费者。
另外,吉利集团对极氪进行私有化的决定,也透露出一个信号:未来可能要收缩战线,集中资源,重点聚焦在30万以上的市场,避开和小米等品牌的正面硬刚。
车企迭代速度之争
极氪001的起起落落,其实就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的一个缩影:它靠创新杀出一条血路,又因为太激进差点翻车,最后还得靠大刀阔斧的改革才缓过气来。它的难处其实不在于产品本身有多差,而是在于——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路上,怎么不让那些最早支持它的用户掉队。
**话题互动来了:**
当车企开始“半年一换代”的节奏狂奔,你认为这是在引领创新,还是在透支用户的信任?
- **支持迭代派**:科技赛道慢一步就是落后,只有不断升级才能保持竞争力!
- **反对背刺派**:车主不是测试员,花高价买了一辆车,结果半年就贬值,谁还敢继续支持国产高端?
- **理性中立派**:技术可以快,但得有个老用户关怀计划,品牌温度比参数更重要。
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