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车市成绩单!26款车破万,燃油车咋就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了

从整体市场来看,那真是冰火两重天。零售销量 TOP222 的完整榜单一出炉,明显能感觉到头部集中效应越来越强了。你说去年这时候,过万车型数量还不少呢,今年直接同比减少 12%,市场就像被分成了两部分,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再看阵营对比,新能源这边简直杀疯了,前四个席位全被它收割,国产车型占比达到 78%,妥妥的主场;可燃油车呢,除了轩逸勉强拿到第 5,其他车连 3 万辆大关都没突破,这日子过得太艰难了。

4月车市成绩单!26款车破万,燃油车咋就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了-有驾

再说说燃油车,现在只能在价格战里找机会。就说轩逸,这次反超朗逸,靠的就是 "万元级降价 + 经典款保留" 的策略。我有个同事想买辆家用车,看了一圈,觉得轩逸降价后性价比挺高,就入手了。速腾也还行,稳居前十,1.5T 新动力组合挺给力,终端优惠能到 2.5 万元,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豪华车市场里,宝马 3 系靠操控口碑,卖出 1.8 万辆,成了豪华轿车销冠;奔驰双 C 级凭借星徽标溢价,也稳住了万元俱乐部,不过这豪华车的价格,普通老百姓也就看看。

4月车市成绩单!26款车破万,燃油车咋就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了-有驾

新能源赛道那就是国产势力的天下,上演着 "速度与激情"。星愿靠智能化配置和换电生态,直接卖出 3.6 万辆,差异化优势太明显了。小米 SU7 首秀就成爆款,性价比策略打开了高端市场缺口,身边好几个追求科技感的朋友都在关注这款车。腰部车型也很给力,吉利熊猫成了微型车市场新标杆,月销破 2 万,被大家称为 "电动国民车";比亚迪 DM-i 家族更是厉害,秦 L/DM、海豹 06 DM 等 5 款车型跻身前 20,混动矩阵效应显著。

4月车市成绩单!26款车破万,燃油车咋就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了-有驾

但也有不少曾经的 "街车" 跌落神坛。日系三强集体滑坡,雅阁燃油版转型滞后,混动化进程也没跟上大家的预期;卡罗拉和雷凌产品迭代缓慢,终端优惠还缩水,结果被市场反噬,销量跌到 70 名开外。德系双子星也不好过,宝来平台老旧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被同门速腾拉开了差距;奥迪 A4L 走的豪华品牌性价比路线失效了,终端价虚高影响了销量,曾经的风光不再。

4月车市成绩单!26款车破万,燃油车咋就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了-有驾

为啥会这样呢?深层原因还不少。现在消费趋势变了,90 后、00 后占新能源购车群体的 65%,这些年轻用户更看重智能化,买车时考虑车的智能配置。而且不同城市也有差异,一线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超 50%,可三四线城市燃油车还是主导。产业政策也有影响,双积分政策让传统车企不得不加速电动化,燃油车研发投入持续缩减;2025 年超 30 城取消地补,价格敏感型市场受到明显冲击。

对于车企来说,得想想怎么在存量竞争中破局。燃油车可以聚焦细分市场,比如高端燃油车、硬派 SUV 衍生轿车这些领域;新能源要避免同质化竞争,构建 "技术 + 服务" 双壁垒。营销模式也得创新,直营体系可以借鉴新势力的用户运营经验,提升终端服务效率;还能结合年轻化场景,搞搞电竞、国潮这些跨界破圈营销,打造品牌记忆点。

现在的车市就像一场寒冬,新能源全面领跑,燃油车只能退守优势领域。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时期,企业该怎么平衡短期销量与长期布局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对现在的车市怎么看?觉得燃油车还有机会逆袭吗?来和我说说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