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问我:“手头十几万,想买辆靠谱的家用车,有没有推荐?”我脱口而出:“先去看看2026款荣威i5。”他一脸疑惑:“这车?不是老咕噜棒子了吗?”我笑了笑,这你就错了——新款不“翻天”,但更懂家庭需求。
别看它没搞什么大动作,也不玩花里胡哨的概念,但它就像那个默默把家务都干完的家人,不声不响,却让你离不开。6.89万起的官方价听着就“接地气”,更别说市场上动辄两三万的让利,个别地区落地价甚至逼近5万出头,这价格,天都快塌了!你说值不值?关键是,它不只是便宜,而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外观:不惊艳,但耐看才是王道
现在不少车为了吸引眼球,设计得一个比一个“上头”,可开两年就审美疲劳。i5反其道而行之,“荣鳞”前脸依旧稳扎稳打,镀铬格栅和锐利大灯的组合,说不上多惊艳,但走在街上,你不会认错它。低调?是。但这也意味着不会过时。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4676mm的车长配上2680mm的轴距,后排空间直接顶呱呱。我1米78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头顶也不顶。这轴距在同级里算是“偷偷支棱起来”了。尾部那根贯穿式镀铬条,虽然不是真贯穿灯,但晚上点亮后辨识度不错,走路都像能摇头晃脑。
内饰:不炫技,但够用又舒服
一坐进车里,我就笑了——这设计,太懂家庭用户了。没有浮夸的曲面屏,也没有让人“学习曲线”飙升的复杂操作,双10.25英寸连屏+传统机械挡把,该有的都有,上手零难度。你爸妈第一次开,也不会手忙脚乱。
中控布局横向延展,视觉上显宽,用料虽不是豪车级别,但软包+缝线处理在同价位里算厚道。座椅是真的“沙发级”,填充够厚,支撑到位,跑高速两小时,腰不酸。NVH也下了功夫,关上车窗,胎噪和风噪控制得不错,孩子在后排睡觉也不怕吵醒。
车机用的是斑马Venus 2.0,支持CarLink、OTA升级、4G联网,日常导航、听歌、语音控制都稳稳的。540°透明底盘这功能,对新手太友好了,窄路会车、倒车入库,底盘下面有啥一清二楚,再也不用担心蹭到马路牙子。
动力:不快,但省心省钱
i5这次还是那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5MT或CVT变速箱。百公里油耗实测6.3–6.5L,市区通勤、周末郊游,一箱油能跑将近800公里。你说它动力猛?别闹了,它不是“驾驶玩具”,也不是“油老虎”,而是燃油经济性顶呱呱的“买菜车”王者。
起步平顺,中段加速够用,高速上120km/h也能稳住。CVT变速箱调校偏舒适,换挡几乎无感。你要追求推背感?那得看性能车。但你要的是低故障率、低保养成本、皮实耐造,那i5这动力组合,真香!
智能与安全:不吹L2,但实用才是硬道理
现在动不动就说“L2级辅助驾驶”,可很多车主买了发现用不起来。i5很实在——不搞虚的,主打一个“用得上”。全系标配倒车影像,高配带360°全景+透明底盘,还有定速巡航、胎压监测、自动刹车辅助、车道偏离预警。
这些功能看似基础,但恰恰是家庭用户最需要的。接送孩子、老婆开车、老人代步,安全配置拉满,心里才踏实。你说它没高阶智驾?对,但它把该有的都配齐了,不打脸,也不劝退。
空间与实用性:家用车的“床车”潜力
后排能跷二郎腿,后备厢能塞下婴儿车+两个大行李箱,节假日全家出游,东西随便装。这空间,说是“床车”也不过分——后排座椅放倒后,躺俩成年人没问题。露营?自驾?它都能给你安排明白。
储物空间也贴心:门板能放三瓶水,中控下方有无线充电槽,扶手箱够深,连后排都有空调出风口和USB接口。这些细节,一看就是为家庭用户量身打造。
横向对比:谁才是“国民神车”?
拿它跟朗逸比,i5便宜了快3万,配置还更高。朗逸品牌强,保值率稳,但内饰塑料感重,车机老旧,性价比上直接被i5打脸。
跟现代伊兰特比,伊兰特外观更年轻,但后排空间小一圈,座椅偏硬,长途坐着累。i5赢在舒适和空间。
再看自主品牌,帝豪GL也算老对手,但车机反应慢,动力偏弱。i5在动力平顺性和车机流畅度上略胜一筹。
所以你看,i5的优势很清晰:价格低、空间大、配置足、油耗低、开着省心。短板也坦诚:品牌影响力不如合资,内饰质感还有提升空间,没有混动或纯电版本。
总结:不是网红,但能陪你走很远
2026款荣威i5,它不是“车界网红”,不会靠一张脸火一阵就凉。它也不是“装逼利器”,不会让你上桌第一个动筷。但它是一台能把日子过踏实的车——省油、耐用、空间大、故障少,修车都不用常跑4S店。
它不追求惊艳,只求长久陪伴。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结婚看i5,离婚看保时捷。”开i5的人,可能不会让你羡慕,但他们的生活,往往最安稳。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你会考虑把它带回家吗?
如果是你,在i5、朗逸和伊兰特之间,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