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车可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就把指令发出去了。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前几天一位山东威海小米车主的真实经历。停在店门口的车,在没人碰手机,车里也没人的情况下,自己启动开走了。视频里车主慌忙追出去的画面,瞬间把小米汽车送上了热搜。
小米用了一天多时间调查,最后结论是,车没问题,是男主人的手机在蓝牙连接范围内,发出了泊车辅助指令,车才自己启动了。这个结果让不少人松了口气,但也留下一个大问号,手机没碰,指令是怎么发出去的?
这事儿一开始还有个插曲。车主最早联系客服时,得到的反馈是可能误触了手机”。但车主坚决不认可,强调手机就放在桌上没动过。更让车主困惑的是,客服最初说指令来自一台“iPhone16”,后来小米澄清是沟通误会,实际是iPhone15ProMax(其设备标识符为iPhone16,2)。这个小乌龙一度让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根据小米公布的调查细节,车辆的泊车辅助功能要在手机蓝牙近距离连接状态下才能激活。这意味着,如果手机在口袋里不小心被挤压,或者放在包里触碰到了屏幕,确实有可能在车主无意识的情况下触发指令。有汽车博主注意到,网传视频中车辆在静止6分钟后才启动,这个时间差不太符合正常的泊车操作逻辑。
这已经不是小米汽车第一次因自动泊车功能引发关注。去年11月,小米SU7就曾因自动泊车系统对障碍物误判,导致多起撞墙事故。这次事件再次把智能汽车的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对普通车主来说,最让人不安的可能是这一点,当车主坚称“没有操作而厂商出示数据匹配时,由于车辆后台数据主要由厂商掌握,车主在维权时常处于被动地位。类似的情况在几年前的特斯拉车顶维权事件中就已出现,车主为获取完整行车数据经历了漫长过程。
小米汽车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今年9月其交付量首次突破了4万辆。销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期待也更高。这次事件后,小米承诺将改善服务流程,特别是对客服人员的技术培训。
智能汽车越来越聪明,但如何让它们更懂事,不在错误的时间地点自作主张,是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车主而言,了解自己车辆的功能特性,特别是手机与车辆互联时的各种可能性,或许能帮助避免类似的虚惊一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