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

今年夏天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热闹非凡。

随着六月底到七月份一批备受瞩目的新车型集中上市,大家都在翘首以盼,想看看它们交出的第一份月度成绩单究竟如何。

这其中,话题度最高的无疑是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YU7,它在发布时创造了锁单二十四万的惊人纪录,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侧目。

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有驾

那么,经过一个月的市场检验,这些自带光环的新车,是骡子是马,现在终于可以拉出来遛遛了。

它们的实际表现和当初的火爆预订之间,是否存在差距?

未来的市场道路又会怎么走?

这些问题都牵动着无数消费者的心。

首先,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风暴中心的 小米YU7身上。

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有驾

七月份,它最终的交付量定格在了6042辆。

这个数字一公布,网上立刻就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很多人觉得,对比之前那石破天惊的二十四万锁单量,六千多台的月销量,这个落差似乎有点大,甚至有人直言“低于预期”,认为小米YU7的热度出现了“翻车”的迹象。

但是,我们如果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对于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和一款全新的车型来说,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订单,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能力。

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有驾

小米YU7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恰恰就是产能不足。

据了解,现在下单的许多消费者被告知需要等待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提到车,这种漫长的等待周期,无疑会劝退一部分急于用车的潜在客户,导致订单流失。

与此同时,近期小米汽车在交付尾款环节的一些条款也引发了争议,被部分用户认为是“霸王条款”。

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确实对维持订单的稳定性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或许正是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前不久突然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关于“小米YU7标准版是否需要改名”的投票,并一再强调,即便是标准版,其配置也远超同级竞争对手的Pro版甚至Max版,绝非“乞丐版”。

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有驾

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一种安抚用户、稳定军心的策略,意在告诉那些还在漫长等待中的车主,你们的选择是值得的。

所以,现在就断言小米YU7“翻车”还为时过早,它更像是一个因为太受欢迎而陷入“甜蜜烦恼”的学生,真正的考验在于其后续的产能爬坡速度,以及如何妥善处理好与这二十多万准车主的关系。

接下来看看同样是新势力阵营的小鹏G7。

这款车在七月初上市,同样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毕竟它搭载了小鹏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HUD),再加上雷军的站台祝福,可以说是自带流量。

七月份,小鹏G7交出了5529辆的成绩单,虽然没有特别惊艳,但从近期的周销量数据来看,它的势头相当平稳,后续销量稳步增长,八月份接近万辆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小鹏G7上市后,它的同门兄弟小鹏G6的销量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七月份的销量从六月份的五千七百多辆跌至不到四千辆。

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有驾

这两款车由于在价格区间和产品定位上存在一定的重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内耗”。

如何平衡好G7和G6之间的关系,让它们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掣肘,这将是小鹏汽车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说完了两位话题度极高的新势力选手,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几款车型的表现。

在这次的月考中,真正的销量冠军其实是2026款的零跑C11,它在七月份取得了8447辆的优异成绩,是这批新车中唯一一款突破八千辆的。

零跑C11的热度虽然比不上小米,但它走的路线非常明确,那就是极致的性价比。

新款车型全系采用了充电速度更快的800V高压平台,标配了超大尺寸的中控屏和顶级的车机芯片,甚至在大部分车型上都配备了激光雷达和高阶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这样一套配置下来,在同价位几乎找不到对手。

可以说,零跑C11的成功,是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技术和配置换市场”策略的一个缩影。

当然,零跑汽车也面临着自己的挑战,其产品线过多地集中在十到十五万元这个竞争最为白热化的区间,品牌形象如何向上突破,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比之下,与小米YU7同一天上市的2026款沃尔沃XC60,市场表现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有驾

作为一款来自传统豪华品牌的换代车型,它的七月销量不升反降,环比下滑超过两成,仅为5571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产品力在智能化浪潮下显得有些滞后,无论是车机系统还是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都与当前主流的中国品牌车型存在代差。

另一方面,沃尔沃自身的营销策略也存在问题,在新车上市前夕对老款车型进行大幅度的“清仓式”降价,严重影响了品牌价值和老车主的感情,紧接着上市的新款车型虽然权益更丰富,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受损的品牌形象。

市场普遍认为,新款XC60如果想维持现有的销量水平,恐怕依然需要依赖高达十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这对于一个豪华品牌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最后,我们来看看两款在七月底才匆匆上市的特殊车型。

小米SU7首月销量翻车,订单24万仅售8000,6款新车热度高销量低-有驾

蔚来子品牌乐道推出的首款车型L90,凭借蔚来成熟的换电体系和BaaS电池租赁方案,将购车门槛拉低到了十七万多元,展现出了不错的性价比。

从最初两周的销量来看,起步还算平稳。

但这对于常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的蔚来集团而言,乐道L90这种温和的销量增长,更像是“杯水车薪”,虽然带来了一线生机,但远不足以扭转大局。

而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车型理想i8,则可以说是开局不利,麻烦缠身。

它一上市就导致公司股价下跌,随后与卡车的碰撞事件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舆论争议,甚至遭到央媒的点名批评,直指其在安全宣传上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给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打击。

更令人费解的是,上市仅一周,理想就匆忙调整了产品配置和价格,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让市场和消费者都感到困惑。

从目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周销量来看,理想i8的市场前景非常黯淡,理想汽车想要借此在纯电市场突围的愿望,恐怕已经落空。

有网友甚至调侃,除非理想敢拿出“降价十万”的魄力,否则这款车很难在市场上激起水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