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咱们的国产车,好像不知不觉间就在国外火起来了。
特别是在中东那种地方,白天温度能飙到五十多度,地面烫得能煎熟鸡蛋,对车来说简直就是个炼狱。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奇瑞汽车竟然能连续二十年拿到中国品牌出口量的第一名。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以前总觉得国产车就是图个便宜,小毛病多,不怎么皮实,怎么就能在那么严酷的地方站稳脚跟,还卖得这么好呢?
难道是中东的消费者特别好说话?
这背后肯定没那么简单。
正好前阵子有个对奇瑞瑞虎7的公开拆解活动,把一辆车大卸八块,里里外外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下子,咱们总算能找到些答案了,看看国产车到底凭什么征服了那片“汽车的试炼场”。
咱们先从一台车最根本的东西说起,那就是安全,也就是车子的骨架结不结实。
很多人买车都关心钢板厚不厚,但真正的安全远不止于此。
在这次拆解中,一个画面让人印象特别深,就是工作人员直接用电锯去切割车子的A柱,也就是前挡风玻璃旁边那根斜着的柱子。
结果是火花四溅,锯了半天才切开。
这就说明这地方的用料非常扎实。
根据现场工程师的介绍,瑞虎7的车身结构里,用了不少从德国本特勒公司进口的热成型钢,这种钢材的强度能达到1500兆帕。
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就相当于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能承受住差不多两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这种级别的钢材,在十多年前,基本上只有在宝马、奥迪这些豪华品牌的车上才能见到。
而且,这种高强度钢材在整个车身上的使用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可以说,这台车为了造一副硬骨头,是下了血本的。
光用好钢还不够,得看用在什么地方。
拆解中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在车门内部,有一根Y字形的防撞梁。
这种设计在很多德系车上很常见,它的好处是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能更有效地分散和吸收冲击力,保护车里的人。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在模仿德系车?
后来了解到,这个设计其实是专门针对中大小市场的使用习惯做的优化。
因为中东很多地方路况好,路又直又宽,当地人开车速度非常快,高速上跑到一百六七十公里/小时是常事。
在这么高的速度下,一旦发生侧面碰撞,后果会非常严重。
所以,车门里有这么一根硬家伙顶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这就说明,现在咱们的国产车造车,已经不是简单地堆砌配置,而是会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和实际路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加强。
这种务实的态度,远比华丽的宣传要更能打动人心。
说完了硬碰硬的安全,再来看看怎么应对中东那要命的高温。
五十度的气温,对汽车的散热系统是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散热跟不上,车子轻则空调不凉,动力下降,重则发动机直接“开锅”,把你扔在半路上。
以前我们可能觉得,解决散热不就是把水箱风扇加大点就行了。
这次拆解让我们看到,现代汽车的散热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瑞虎7的散热系统,可以说就是为了极端炎热环境量身定做的。
首先,它的前进气格栅,就是车头那个大网,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能更顺畅地把风导向后面的散热器。
其次,它的冷却模块,也就是水箱和空调冷凝器,尺寸明显比同级别的很多车要大一些,这就好比给发动机配了个功率更强的空调外机,散热能力自然更强。
但最核心的技术,是一套被称为“一体式热管理系统”的东西。
这听起来有点专业,说白了,它就像是车辆内部的一个智能“温控中心”。
它不再是让发动机、变速箱、空调这些部件各管各的散热,而是统一协调、智能分配。
比如,当你在沙漠公路上长时间高速行驶,它会集中力量给发动机和变速箱降温;当你在市区堵车,开着空调等人,它又会优先保证驾驶舱的凉爽和发动机的稳定。
这种精细化的管理,不仅让散热效率更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燃油。
除了高温,中东地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沙尘多,隔三差五就来一场沙尘暴。
如果车子的密封性不好,用不了多久车厢里就会积上一层沙子。
在拆解中能看到,瑞虎7在车门、发动机舱盖等地方,用了足足十六处防尘密封条,车门边上更是用了双层密封设计。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橡胶条,正是保证车辆在风沙环境下依然能有良好密闭性的关键。
这些细节上的用心,恰恰体现了一家车企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下的功夫,而这些功夫,最终都转化成了车辆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直接影响驾乘体验的用料。
过去,很多人对国产车的印象是,配置表看着很漂亮,但实际开起来总觉得隔音不好,车里新车味儿大。
这就是在NVH(也就是噪音和振动控制)以及环保用料上省了成本。
这次拆开瑞虎7的内饰板和地毯,发现里面填充的隔音棉,都是白色的原生棉。
这种材料相比于一些车企使用的灰色或黑色的再生棉(也就是用废旧材料做的),成本要高出三到四倍,但好处是环保无异味,而且隔音效果更好。
难怪很多人试驾后觉得这车开起来挺安静的,原来钱都花在了这些看不见的“良心”之处。
除了自身用料舍得,它的合作伙伴也足以说明问题。
在拆解中,可以看到很多核心部件上都印着国际大牌的标志,比如德国博世的电控系统、法国法雷奥的空调系统、美国3M的胶粘和密封件等等。
这些都是全球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们的产品同样也供应给各大国际知名汽车品牌。
这意味着,瑞虎7在很多关键性能上,是站在了和世界一流品牌相同的起点上。
这背后反映出奇瑞的造车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是单纯依靠低价格去抢市场,而是要在品质和技术上与合资品牌、国际品牌正面竞争。
正如一位来自迪拜的经销商在看完拆解后所说的那样:“中国的车子,终于不用再只靠低价来吸引人了。”这句话,或许就是对奇瑞乃至整个中国汽车工业进步的最好总结。
实力摆在那里,那些建立在过去印象上的老偏见,终究是要被事实所改变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