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硬实力撑起豪华门面 问界M9在成都车展的稳场子
今年成都车展有点冷清,往年那些西装革履的德系大牌、灯光闪到眼花的展台,这回明显少了几家。反倒是问界M9,那天我去的时候,人堆得跟春运似的。一个朋友打趣说:“这车都卖两年了,还能这么热闹?”其实也不怪他惊讶——从2023年底上市到现在,22万多台已经交到用户手里,50万以上价位一口气拿了17个月销冠,这种耐力,在中国高端市场真不多见。
7月份的数据刚出来时,我正好在4S店蹭空调,销售小伙子边泡茶边念:“10098辆,又是第一。”对比隔壁那几位老对手,有的一月才五六千,有的还不到三千。有人说这是新鲜劲儿,可今年3月换上2025款后,它25天就交付破万,而且连续几个月没掉下去。这事放十年前,说出去都没人信——毕竟50万元以上车型,一个月整个市场才十来万辆,以前基本被BBA和保时捷分着吃,中国品牌顶多摸个三四十万区间就够呛,更别提站稳半百万级别的位置了。
我记得2023年12月底上市那晚,一哥们发朋友圈晒订单截图,两小时内大定过万。当时大家还赌它能不能扛过半年,结果第二年2月开始批量交付,不到两个月就冲上新势力高端销量第一,到4月份干脆坐上全豪华榜首,一整年下来15万辆,比宝马、奔驰同价位车型都多。这节奏,让不少人重新算了一遍自家产品线规划。
要说它为什么能一直立住脚,我先想到的是安全配置。今年改款最大的变化就是主动安全更狠了,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不仅识别沟渠台阶这些负障碍物,就连悬空的小东西,比如充电桩旁伸出来的风机管,也逃不过它眼睛。我试驾的时候特意找了一段雨雾路况,那套前向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确实靠谱,没有那种探头“瞎”掉的不安感。另外制动、转向、电源这些关键系统做成双备份冗余设计,这事维修师傅老刘最爱夸,“这玩意坏一个还有一个顶着,比单路强太多”。
智能化也是个加分项,全系OTA升级后,新版HUAWEI ADS 4辅助驾驶带来了坡道缓降、横风稳定控制等功能。有意思的是,大灯还能投影互动游戏,新加个“空气投篮”,孩子坐副驾玩得停不下来。而且中控桌面可以切成3D模式,用手指捏合切换,看着挺炫,其实开久了会发现操作逻辑很顺手。我还注意到途灵平台底盘质感不错,高速变道稳,当地修理厂师傅说底盘件用料厚实,“不像有些轻飘飘”的新能源SUV。
口碑这块也形成良性循环。有次在我们小区地下库碰见一位白色M9车主,他笑称自己买之前看过J.D. Power榜单,上面豪华插混SUV第一就是它;后来又看到NPS推荐值85.2分,也算心里踏实。一来二去,这种满意度直接反映到了二手行情,今年上半年保值率85.23%,居然比某款保时捷插混SUV还高一点。这意味着开几年再出手,不会亏太惨,对一些犹豫的人来说是最后一根稻草。
服务体验方面,他们最近搞出的花样也挺出圈。我亲眼见过门店晚上请客户吃烤全羊,还有自助餐常驻供应。据销售悄悄讲,这是总部要求“不降标”,哪怕行业整体在压成本。他举例去年青海德令哈无人区救援事件:一辆M9爆胎抛锚又没信号,但靠卫星通信eCall发出了求救定位,这是他们第一次实际用卫星通话救人。“这种事平常想不到,但真遇到了,你就知道值钱在哪。”他说完递给我一杯酸奶,说是今天下午刚补货的新鲜牧场直送——你要说这是买菜顺便试驾,我也信。
前阵子听群友聊起准备把他的黑色M9挂二手平台,因为工作调动要搬海边城市。他担心盐雾环境腐蚀快,还特地跑售后问防护方案,人家建议定期底盘封塑,再配合漆面镀晶,多数零件抗腐蚀等级足够沿海使用。他走的时候留下一句:“等我回来,还买这个。”估计他是真被养刁胃口了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