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老司机总结的6个误区+正确做法,一年能省上千元

汽车保养是用车过程中绕不开的环节,但很多车主因为不懂行,陷入了各种保养误区,不仅多花了钱,还可能对车辆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今天就来聊聊汽车保养中最常见的6个误区,以及对应的正确做法,让你保养爱车时明明白白消费,还能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汽车保养老司机总结的6个误区+正确做法,一年能省上千元-有驾

一、误区:保养越频繁越好

很多车主觉得“勤保养才能对车好”,不到保养周期就去4S店做保养,比如5000公里的保养周期,才跑了3000公里就急着去保养。过度保养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因为频繁拆装零件,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正确做法:严格按照车辆使用手册上的保养周期来,手册上的周期是厂家根据车辆设计和工况测试后制定的,最具参考性。如果车辆经常在恶劣环境(如多尘、拥堵路段)行驶,可以适当缩短10%-20%的保养周期,但没必要提前太多。

汽车保养老司机总结的6个误区+正确做法,一年能省上千元-有驾

二、误区:机油越贵、标号越高越好

有些车主盲目追求高价机油、高标号机油,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标号高的动力强”。实际上,不同车型的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不同,盲目使用不匹配的机油,可能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良、油耗增加甚至损坏。

正确做法:查阅车辆使用手册,明确原厂推荐的机油标号和类型(如5W-30、全合成或半合成)。一般来说,自然吸气发动机用原厂推荐的机油即可;涡轮增压发动机可根据预算选择品质可靠的全合成机油。只要是符合标准的机油,并非越贵、标号越高就越适合自己的车。

汽车保养老司机总结的6个误区+正确做法,一年能省上千元-有驾

三、误区:保养只去4S店才靠谱

不少车主觉得“外面的维修店不靠谱,保养必须去4S店”,但4S店的保养费用往往比外面高30%-50%。其实,只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第三方维修店,使用正品配件和机油,保养效果并不比4S店差。

正确做法:小保养(换机油、机滤)可以选择口碑好的连锁维修店,费用能省不少;大保养(如更换变速箱油、正时皮带)或涉及车辆质保的维修,建议还是去4S店。另外,保养时可以自带机油、机滤等配件(确保是正品),让维修店只收工时费,这样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四、误区:保养项目越多越好

4S店的保养顾问有时会推荐很多“额外”保养项目,比如发动机清洗、节气门清洗、油路清洗等,声称“不做会损害发动机”。但这些项目很多是没必要的,过度清洗还可能破坏发动机内部的保护层。

正确做法:保养时只做手册上规定的项目,如机油、机滤、空滤、空调滤的更换,以及常规检查。对于清洗类项目,除非车辆出现明显症状(如怠速抖动、动力下降),否则不要轻易做。可以多咨询几位维修师傅,对比他们的建议,避免被“过度推销”。

五、误区:轮胎只换一对,随便选个品牌

轮胎是车辆安全的关键部件,但很多车主换轮胎时只换一对,且随便选个便宜品牌。其实,轮胎需要同轴同品牌、同型号、同花纹更换,否则会导致车辆跑偏、抓地力不一致;而劣质轮胎的耐磨性、抓地力、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

正确做法:换轮胎时最好同时更换同轴的两条,确保性能一致。选择轮胎时,优先考虑米其林、马牌、固特异等知名品牌的主流型号,这些轮胎在抓地力、静音性、耐磨性上更有保障。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选择国产的朝阳、玲珑等品牌的口碑型号,避免选不知名的小品牌。

六、误区:刹车油、变速箱油从不更换

很多车主只关注机油的更换,却忽略了刹车油、变速箱油的保养。刹车油吸水后会降低制动效果,变速箱油变质后会增加变速箱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变速箱故障,维修费用高昂。

正确做法:刹车油建议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更换时要彻底排空旧油,加入新油;自动变速箱油建议每6-8万公里更换一次,手动变速箱油可每8-10万公里更换一次。更换时选择原厂指定的油液型号,确保兼容性,避免因油液不匹配导致故障。

汽车保养是个“技术活”,既要避免过度保养浪费钱,又要防止保养不足损害车辆。掌握这些正确的保养理念和方法,不仅能让爱车保持良好状态,还能一年省下上千元的保养费用。如果你觉得这些知识有用,欢迎点赞收藏,分享给身边的车主朋友;如果还有其他保养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记得关注我,后续会分享更多汽车保养、用车的实用干货,让你养车更省钱、更省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