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逸动第四代这阵子在本地的车友群里讨论得挺热闹,说是有朋友在经销店后院远远地拍到实车,那灯带亮起来有点唬人。听群里一个姓李的大哥插话,说这车比上代长了一圈,4米78的车身,他关心自家小区地库能不能轻松掉头,“别到时倒半天出不来”——杭州这块地方有时停车楼道窄,长轴距的车绕起来真得留心。
前脸变化挺大,卖车的小秦师傅边喝茶边嘀咕:“无边界进气格栅还是有,不过两边原来那种平直直的导流槽,变成了偏三角形样,下面那张嘴夸张不少,比很多新能源车咧得还大。”有点意思。有人开灯拍照说车标夜里能发光,贼亮。尾部倒是真有点意思,电动尾翼,按说这配置在小十万的国产轿车里头罕见,兄弟开玩笑:“一按能动,跟大孩子玩具似的。”别说他,真见过一次,有人按着玩,答案是“噗嗤”一下弹出来。
这一回,车漆多了个偏深的蓝色,也是长安以前少见的说法。18寸轮毂新款样式,有人笑话“轮毂大,胎还不便宜嘞”。反正杭嘉湖这边坑多,换轮胎的活老王修理厂做得熟了。“下保险杠黑色那块新换的,收拾起来脏点没以前明显。”挺实诚的想法。溜背那个侧线还是老样子,但屁股底下确实掩得更结实。
内饰换风格算是这代比较大胆的尝试,横着一大块屏幕摆着,中控台弄平走线,方向盘造型是新做的,跟以往的“饭勺把手”不一样。我摸着白褐拼接座椅,师傅说,“前排带加热、电动调”,后排出风口和扶手,居然还没全景天窗(至少听销售的,不确定),无线充和电子档把挪到镂空那儿,小地方还真用得顺。
这一代动力分燃油跟插混两种,销售小王嘴快:“1.5T那台湿式双离合还是稳妥,141千瓦,192匹马力。”实际用起来家用绰绰有余,油耗暂时还没人测,本地加92油的多。插混版发动机功率72千瓦,电机是两种,一个看着标55公里纯电续航,另一个能去到118公里,电池据说分别是9度、18度多,老王手里有一台长安老混动车,说那电池换一次肉疼。
顺便说一句,市面流传“7万块混动逸动旧电池能卖1万”,其实修理行收价只有五六千——别被网上文章忽悠。冷门配备还有个座椅通风,有车友发图说这通风口尺寸偏小,“夏天屁股还是会出汗”,算是厂家的小“疏忽”了。雨刷有自动感应,不过下大雨有朋友说“反应慢半拍”,师傅笑着回“国产感应你别指望奔驰那个调校”。
据说新车起步价可能在9万上下,老逸动当年不到8万,师傅说加多点配置加点钱也正常。就怕新车出来,二手车价被砸,邻居家小王本来准备换置换,摸着后备箱边沿直嘟囔“新尾翼,倒是挺能唬人,不知真能不能拉高速”。
插混两个续航版本,各取所需。有人觉得短续航版本纯粹上下班就好,没必要拖着大电池跑,家里装了慢充,电板充一夜,白天足够用。长续航那个宣传可以进市区限号区,这点外地用户会比较追。
配置提升挺多,智能车机还沿用自家系统。群里那谁试了语音,“还行,识别四川话就是有时候抓瞎。”不过音全部走扬声器音质倒是还不错。储物格数量小改动,“放纸巾盒的位置没老款顺手”,有点鸡肋。新车对标比亚迪秦PLUS、轩逸这样的热门轿车,不过说实话,十来万区间电动尾翼确实不多见。
倒是被邻居调侃这车保值空间一般,“买来当消耗品开就行”,杭州主城区上下班还算合适。前阵子微信群还传有人用新逸动撞鹿,前脸保险杠还不到三千块,备件倒便宜点。真实事故方面,侧气帘有标,冷门彩蛋是,全系标配TPMS胎压显示,不然“开到高速上要吓人”。
车主老赵最近吐槽后排地台鼓包大了点,长途第三个人中间坐着挪不开腿。新车友报料说插混冬天纯电续航缩水,实际只能跑八十多公里,也正常。
哦对了,还听说逸动启动仪式请了某模特到场,结果快下台滑了一跤,成了车友群半年的茶余饭后话题。新逸动上市后怎样,可能还真得过阵子再看——过了夏天,等空调和新座椅一起“出成绩”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