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汽车市场,说实话,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大家都在比谁家的屏幕更大,谁家的零百加速更快,谁家的功能更花哨,好像车子不再是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娱乐中心。
但在这种风气里,总有那么一些品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或者说,有点“固执”。
沃尔沃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最近捣鼓出了一台全新的混动车型XC70,这台车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不爱凑热闹的理工科学生,当别人都在讨论流行音乐的时候,他却在一门心思地研究怎么把一道难题解得更完美、更安全。
这台全新的XC70,从你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就能感觉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它没有现在流行的大嘴格栅,也没有闪闪发亮的镀铬装饰,整个车头是一块封闭起来的盾牌形状,线条干净利落,像被冰块切割过一样。
沃尔沃管这个叫“斯堪的纳维亚哲学”,说白了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不张扬,但很耐看。
就拿它那个标志性的“雷神之锤”大灯来说,这次也做了升级,变成了所谓的“矩阵光刃”。
这名字听着挺厉害,但它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晚上开着远光灯,如果系统检测到对面有车过来,它能非常智能地把照射到对方司机眼睛的那一小块光区给关掉,这样一来,你自己的路看得清清楚楚,同时又不会晃到别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设计,比单纯追求亮度要体面得多。
车身侧面也很有讲究,它用了无框车门和隐藏式的门把手,整个侧面看起来非常光滑。
这么做不光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为了降低风阻。
这台车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28,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这么说吧,以节能著称的特斯拉Model Y,风阻系数是0.29。
别小看这0.01的差距,在高速上行驶,更低的风阻就意味着更省电、车里更安静。
那种静谧感,就好像你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夜,坐在屋里,只能隐约听到窗外的风声,外面的喧嚣都与你无关。
甚至连车漆颜色,沃尔沃都花了很多心思。
比如有一款叫“松湖绿”的颜色,据说颜料里加了特殊的矿物成分,在不同的光线下,车身会呈现出一种从深到浅的渐变效果,就像把北欧森林里的苔原披在了车身上。
还有那个标志性的“维京战斧”尾灯,设计师居然还特意把它的亮度调低了百分之二十,宽度也收窄了一点点。
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不希望在漆黑的野外,自己的车灯会过分刺眼,破坏了夜晚的宁静。
这种对细节的考究和对环境的尊重,才是真正深入骨髓的豪华。
如果说外观设计体现了沃尔沃的克制,那它的动力系统就更能体现出它的“偏执”。
现在很多混动车为了控制成本,系统都做得越来越简单。
可沃尔沃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三电机”方案。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
其实,答案就藏在沃尔沃对“安全”二字的执念里。
工程师们想方设法地把其中两个电机和变速箱纵向集成在一起,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整个动力系统在车头里占的横向空间变小了,据说缩减了将近四分之一。
多出来的这些空间可不是浪费的,它们成了宝贵的碰撞缓冲区。
万一真的发生正面碰撞,车头就有更多的空间来变形、吸收能量,从而保护驾驶舱里的人。
根据沃尔沃的数据,这种设计能让电池组在碰撞中位移侵入驾驶舱的风险降低整整百分之四十。
你看,这种复杂的结构,换来的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安全保障。
再来说说那台1.5T的发动机。
很多混动车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当电池电量用光之后,车子开起来会感觉特别“肉”,动力一下子掉了很多,开起来心里没底,尤其是在高速上想超车的时候。
沃尔沃XC70的这套系统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在电池没电的时候,发动机会非常平顺地介入工作,动力衔接得很好,几乎感觉不到动力的落差。
它就像一个永远在你身边待命的可靠伙伴,绝不会在关键时候掉链子。
这套系统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叫“驯鹿模式”。
这可不是随便起的名字,沃尔沃花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收集了海量的真实交通事故数据,用这些数据训练出一个人工智能系统。
这个系统能提前二百米就预警到路上可能突然出现的大型动物,比如麋鹿。
这在广袤的北欧地区,绝对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救命功能。
这么一套复杂的系统,最终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实在的:纯电能跑200公里,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基本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电;满油满电的综合续航达到了1200公里,这意味着从北京开车到上海,中途完全不需要停下来加油或充电;即便是在电池完全没电的状态下,它的百公里油耗也只有5.85升,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相当省油了。
走进车内,你可能又会感觉到沃尔沃的“与众不同”。
它没有现在流行的大联屏,整个中控台非常简洁,甚至只保留了3个实体按键。
在今天这个什么都讲究“大屏”的时代,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但沃尔沃的想法是,车内的智能系统应该是帮助你更安全、更专注地驾驶,而不是一个让你分心的娱乐工具。
它的中控屏幕虽然不大,但内置的人工智能很聪明,能精准识别各地方言,导航用起来非常方便。
但系统有一个原则,就是导航信息的优先级永远是最高的,它会主动拒绝那些可能让你分心的娱乐化推送。
这种克制,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智能。
它的辅助驾驶系统也体现了这种理念,比如在你要下高速进入一个大拐弯的匝道时,系统会提前五百米就根据弯道的弧度,帮你平稳地把速度降下来,据说比大多数人的反应还要快上一秒多。
它的自动泊车系统虽然能识别很多刁钻的车位,但在整个过程中,系统会强制要求驾驶员必须全程监控,它是在帮你,而不是完全替代你,安全这根红线,它守得非常严格。
这台车的定位也很清晰,就是瞄准了那些注重家庭、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
它的轴距达到了2895毫米,后排的腿部空间比同门的XC60多了足足15厘米,一家人出行会非常宽敞。
后备箱的空间也很大,轻松就能放下全家的露营装备或者滑雪板。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座椅面料是用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做的,车内的甲醛含量几乎为零,即便是过敏体质的小朋友,也能放心乘坐。
以36万元的预售价来看,它的竞争对手直指宝马、奔驰和奥迪的同级车型。
但相比之下,它的优势很明显:纯电续航是宝马X3插电混动版的两倍,而价格又比配置差不多的奔驰GLC新能源便宜了将近十万。
更不用说它还标配了能在零下37度的严寒天气里正常启动的电池系统,这意味着无论是在东北的冰天雪地,还是在南方的酷暑,它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真正的豪华,或许并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参数和配置,而是当你长途驾驶,手握着那个用天然松木打造的方向盘时感受到的温润;是当你在漆黑的公路上,看到车灯划破黑暗时的那份笃定;更是你内心深处的那份底气,你知道无论去多远的地方,这台车都能安全地把你和你的家人带回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