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见任正非,再掀热潮,商界大佬集体朝圣

最近,咱们国家的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那些平时在新闻里才能见到的大老板,就是各个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总裁们,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往深圳跑。

他们去深圳干嘛呢?

目的地都一样,就是去拜访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

排队见任正非,再掀热潮,商界大佬集体朝圣-有驾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了,这些掌管着几千亿大企业的一把手,怎么都排着队去见任老爷子?

难道华为有什么能让汽车跑得更快的“独门秘籍”?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咱们国家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化。

咱们先从最近的这次会面说起。

今年8月8号,刚刚上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才11天的朱华荣,就赶到了深圳华为总部。

大家可能对这个“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点陌生,这可不是以前那个长安汽车那么简单了。

这是国家为了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国有汽车企业,新成立的一家央企,地位跟中国一汽、东风汽车是平级的,可以说是咱们汽车“国家队”里的新主力。

新官上任,第一趟出差就直奔华为,这意义可不一般。

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串个门、喝杯茶。

朱华荣回来之后,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感慨说,任老爷子看问题站得高、看得远,思路特别清晰,给长安和他们旗下的高端品牌阿维塔提的建议,既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又有长远的战略指导,让他感觉这趟真是没白跑,学到了真东西。

其实,长安和华为的关系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

排队见任正非,再掀热潮,商界大佬集体朝圣-有驾

他们合作的阿维塔汽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个品牌很特别,它是由三家顶尖公司联手打造的:长安汽车负责整车的制造和整合,这是他们的老本行,有上百年的经验;宁德时代,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负责提供最关键的电池技术;而华为,则提供了这辆车最聪明的大脑,包括我们常听说的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

这种合作模式在当时非常新颖,打破了过去汽车厂什么都想自己干的传统,而是把各家的长处都拿出来,组合成一个更强的整体。

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效率很高。

现在,他们的合作更深了。

华为把自己的智能汽车业务整合成了新的公司,叫“引望”,长安旗下的阿维塔就直接入了股,占了10%的股份,朱华荣自己也成了这家新公司的副董事长。

这还不算,据说华为已经派了将近一千人的技术团队,直接进驻到阿维塔在重庆的总部,跟长安的工程师们坐在一起,共同开发新产品。

这种深度融合,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供应商和车企的关系,更像是两家人合成了一家人。

有了央企的身份支持,再加上华为的技术全力注入,阿维塔的底气自然也足了,计划到2030年要推出17款新车,还要把车卖到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去。

所以,朱华荣这次去见任正非,更像是新上任的队长,去和最核心的技术伙伴,共同规划未来的作战蓝图。

当然,掀起这股“拜访热”的,长安并不是第一个。

排队见任正非,再掀热潮,商界大佬集体朝圣-有驾

要说最早的,还得是上汽集团的总裁贾健旭。

那次会面非常低调,是在去年广州车展前,贾健旭刚上任不久,就带着团队悄悄去了深圳。

当时华为的智能汽车方案虽然很厉害,但成本也高,主要用在二十多万以上的高端车上。

对于二十万以下这个最大的市场,华为自己也承认,成本降不下来。

贾健旭作为上汽这个销量大户的掌门人,最擅长的就是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

他当时就跟华为的人说,二十万以下的市场,我们上汽最懂,我们来帮你做。

你们负责把智能技术做好、成本做低,我来负责把车造好,咱们两家联手,一定能在这个最大的市场里打出一片天。

这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上汽和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尚界”以惊人的速度问世,从宣布合作到新车亮相,时间非常短,充分体现了“上汽的制造实力”加上“华为的技术效率”有多么强大。

如果说上汽和华为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开拓新市场,那广汽集团掌门人冯兴亚的到访,就更有一番“浪子回头”的味道了。

就在今年7月,冯兴亚也去了深圳,回来后同样对任正非赞不绝口。

要知道,广汽曾经是对与华为这类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最谨慎的传统车企之一。

排队见任正非,再掀热潮,商界大佬集体朝圣-有驾

他们曾有过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就是不希望自己只提供一个汽车的“躯壳”,而把“灵魂”交给了别人。

这个“灵魂”,指的就是汽车的智能系统和数据。

这种担忧在传统车企里很有代表性。

但是,市场是会教育人的。

随着新能源车和智能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一辆车聪不聪明。

广汽也逐渐意识到,在新的时代,单打独斗可能行不通了。

与其固守着过去的观念,不如张开双臂,拥抱变化。

所以这次冯兴亚的拜访,以及广汽宣布将与华为合作打造三十万级别的高端智能汽车,标志着广汽在战略上的一次重大转变,那就是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有意思的,可能要数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的拜访了。

为什么说有意思呢?

因为小鹏汽车和华为支持的问界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是实打实的竞争对手,两家为了谁的技术更好,甚至还在网上公开辩论过,气氛一度很紧张。

排队见任正非,再掀热潮,商界大佬集体朝圣-有驾

按理说,竞争对手的一把手上门,多少会有些尴尬。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

何小鹏回来后,用“无私”两个字来形容任正非,说任老爷子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对科技、对企业管理的看法和经验,让他学到了很多。

这件事充分体现了任正非的格局。

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中国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内部的良性竞争可以促进步,但更重要的是把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

而何小鹏的到访,也展现了新一代企业家的胸怀,能放下暂时的竞争,去向值得尊敬的前辈学习。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交流是有成果的,没过多久,小鹏汽车就和华为在车载显示技术上达成了合作。

这一系列密集的拜访背后,其实传递出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汽车这个行业,真的变天了。

它不再是我们过去理解的那个由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构成的纯粹的机械产品。

今天的汽车,越来越像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超级智能手机。

传统车企在造车硬件上是专家,但对于软件、对于人工智能、对于用户体验这些新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公司显然更有优势。

华为作为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恰好拥有这些新时代汽车最需要的“大脑”。

因此,这些车企大佬们南下深圳,绝不是简单的社交活动,而是一次次深刻的战略结盟。

他们是在为自己的企业,也是在为中国汽车的未来,寻找最强大的合作伙伴,共同迎接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种基于相互尊重和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或许正是我们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路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