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233公里,海豹06 DM-i横扫高环测试,混动碾压燃油车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估计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都听说了,那就是一场关于混动汽车的高速续航极限测试。

这事儿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主要是因为它直接挑战了咱们很多人心里一个根深蒂固的老观念:混动车,在市区里开开还行,省油,可一上高速,电用完了,那不就得靠那个小发动机硬撑着吗?

油耗肯定高,跑长途还是得看传统燃油车。

突破1233公里,海豹06 DM-i横扫高环测试,混动碾压燃油车-有驾

这个想法,过去十几年里几乎是共识。

但这次的测试结果,就像是平地一声雷,把这个老观念给炸得粉碎。

一台咱们国产的,十万块钱出头的比亚迪海豹06 DM-i,竟然在时速120公里的高速上,一口气跑出了一千二百多公里的超长续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厂家在吹牛,还是技术真的已经发展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步?

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次测试有多严格,它可不是那种在理想条件下跑出来的宣传数据。

举办方直接把场景设定在了最考验车辆能耗的高速公路上,而且条件相当苛刻。

第一,车速全程保持在120公里每小时,这是国内高速的最高限速,也是风阻最大、最费油的速度区间。

第二,车上是满载状态,模拟的是一家人带着大包小包行李出远门的情景,车重上去了,对能耗的考验自然更大。

第三,车里的空调全程开着,设定在22摄氏度,保证了驾乘的舒适性,杜绝了为了省油而关空调的“小伎俩”。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车辆的动能回收系统被调到了最低挡位,这意味着车辆在减速和滑行时,基本不会给自己充电来“作弊”,完全是靠发动机和电池的硬实力在拼。

突破1233公里,海豹06 DM-i横扫高环测试,混动碾压燃油车-有驾

在这样堪称“地狱模式”的条件下,比亚迪海豹06 DM-i最终跑出了1233.7公里的成绩,拿下了冠军。

这个数字有多惊人呢?

打个比方,你从北京加满一箱油出发,可以一口气开到上海,甚至还能在市区里再转悠转悠。

而且,这并非个例,排在第二、三名的银河星耀8和智界R7,续航也都超过了1200公里,整个榜单前八名的车型续航都突破了一千公里。

这说明,咱们中国品牌的混动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集体性的技术优势,彻底颠覆了“混动不适合跑高速”的传统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一台只搭载了1.5升排量发动机的家用车,是如何做到在高速上比很多2.0T的燃油车还要省油、跑得还要远的呢?

秘密就藏在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里。

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混动车在高速亏电时,就是靠那个小排量的发动机在“小马拉大车”,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恰恰相反,高速匀速巡航,正是这套系统最高效的工作场景。

这台1.5L发动机本身就是个“学霸”,它的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6.06%。

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通俗点说,就是烧同样多的油,它能把更多的热能转化成驱动车辆前进的动能,浪费掉的能量更少。

突破1233公里,海豹06 DM-i横扫高环测试,混动碾压燃油车-有驾

而在高速行驶时,这套聪明的电控系统会让这台“学霸”发动机工作在它最舒服、最省油的转速区间,直接驱动车轮。

这时候,它不是在费力地拉车,而是在用最高效的方式散步,甚至还有余力给电池充点电,以备不时之需。

当驾驶员需要超车、急加速时,电动机就会瞬间介入,提供强大的动力补充,整个过程既快又平顺,避免了传统燃油车需要降档、拉高转速的那个费油过程。

这种油和电的无缝配合,就像一个精密的团队,发动机负责稳健输出,电机负责灵活补位,实现了“1+1远大于2”的效果。

测试数据显示,在跑完这趟超长旅程后,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5.77升,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台同级别的燃油车上,都是难以企及的。

除了强大的“心脏”和聪明的“大脑”,这台车在一些看不见的细节上也下足了功夫。

比如它的车身设计,风阻系数低至0.255,这在同级别车型里是非常出色的。

风阻越小,意味着车在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就越小,自然也就更省油。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造就了这次测试中的惊人表现。

如果说技术上的领先还只是让业内人士惊叹,那么海豹06 DM-i的市场定价,则直接让所有普通消费者都无法忽视。

它的售价区间是9.98万到13.98万,这个价格直接对准了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这些传统燃油家轿的腹地。

突破1233公里,海豹06 DM-i横扫高环测试,混动碾压燃油车-有驾

我们就拿同样卖9.98万的入门版来对比,以前你花这个钱,买到的是一台可靠的、技术成熟的燃油车,代步没问题。

但现在,你花同样的钱买海豹06 DM-i,你额外得到了什么呢?

首先是8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意味着在城市里上下班,只要家里能充电,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用,出行成本就是几块钱的电费,一年下来能省下大笔油钱。

其次,它的空间更大,2790毫米的轴距已经达到了B级车的标准,后排坐着更宽敞。

悬架也用了成本更高的后四连杆独立悬架,开起来的舒适性和操控性都更好。

这种产品力的全面超越,已经不是简单的竞争,而是一种“降维打击”。

当一款新产品,价格和你持平,却在用车成本、空间、配置、性能等多个方面都优于你时,市场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上市后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短短5个月销量就突破了16万辆,直接带动了整个中型轿车市场里新能源车型的占比从45%提升到了53%。

这说明,大量的消费者用自己的钱包投了票,认可了这种新技术的价值。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是笔不小的开销,算经济账是必然的。

官方测算,五年下来,它的用车成本能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节省超过3.4万元。

这笔实实在在的钱,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很有吸引力。

所以,当混动技术不仅解决了续航焦虑,还在高速能耗这个燃油车最后的“骄傲”上实现了反超,同时把价格打到了和燃油车同一水平线时,我们过去那些关于选车的老观念,或许真的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