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媒体圈炸开了锅,各大平台、自媒体账号纷纷“选边站”,比如某头部博主吹捧新势力品牌时必踩传统车企,而传统车企的拥趸则回击“电动爹不靠谱”。
更夸张的是,同一场发布会竟能出现两种极端评测——有人夸“续航突破天花板”,有人骂“技术换汤不换药”。
这种非黑即白的对立,让普通消费者看得云里雾里:到底该信谁?
说实话,这种“站队式”报道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
首先,媒体本该是行业的“照妖镜”,现在却成了品牌的“传声筒”。
比如某车企被曝电池隐患时,与其关系紧密的媒体集体沉默,反而揪着竞争对手的座椅材质大做文章。
其次,疯狂站队正在杀死客观讨论的空间。
前两天我看到一条热门视频,博主只是客观对比了两款车型的优缺点,评论区立刻被双方粉丝骂成“墙头草”“没立场”。
这哪是讨论技术?
分明是饭圈文化入侵车圈!
最后想提醒大家:车企的充值名单越长,普通人的信息茧房就越厚。
当所有评测都变成“甲方定制款”,消费者拿什么做购车决策?
靠猜吗?
汽车行业的进步需要理性的批评和真实的赞美,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撕。
如果你也受够了这些“拿钱说话”的套路,不妨点个赞,让更多媒体看到咱们消费者的态度。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最近看过最离谱的“站队式”车评是什么?
咱们一起给这股歪风泼盆冷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