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陪朋友去4S店看车,销售上来就热情推荐:"现在贷款买车能补贴8000块,全款反而啥优惠都没有!"
朋友当场懵了:"现在买车不贷款还成冤大头了?"
更魔幻的是,我上网一查发现全国80%的新车都是贷款买的。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今天我扒开汽车销售的底裤,带你看清那些4S店打死都不会说的"金融套路"。
一、利润转移暗战
十年前4S店卖车是真能赚钱,当年雅阁加价3万还得排队。现在你打开手机APP,全国裸车价一目了然,4S店早就不靠卖车挣钱了。
去年某头部车企经销商财报显示,单车销售利润率跌到0.8%,卖台20万的车只能赚1600块,还不够交房租的。
但你要是贷款买车,故事就精彩了。
厂商金融返点通常是贷款金额的3%-5%,银行渠道返点更夸张。去年某日系品牌经销商自曝:客户贷款15万买凯美瑞,他们能从金融公司拿到7500元返点。
这还不算完,强制购买的盗抢险再刮走2000,GPS安装费又收800。全款客户?销售提成直接少一半。
二、绑架式消费陷阱
最近陪亲戚看某国产新能源车,销售算账堪称行为艺术。
全款23万的车,贷款方案写着"首付3万,月供2800",乍看挺划算。
但仔细算总账:3年利息2.1万,必须买8000元延保,还要交3000元金融服务费。实际多花3.2万,相当于车价涨了14%!
更狠的是"零利率"套路。
某德系品牌号称"2年0利息",但会悄悄收贷款金额3%的手续费。贷20万就要交6000,折算年化利率其实超过3%。相比之下,很多银行车贷利率才2.88%,但4S店绝不会告诉你这个选项。
三、温水煮青蛙效应
车企早把消费者心理摸透了。现在年轻人平均月薪8000,看到"首付1成开新车"谁能不心动?
但很少有人算清楚:贷款买25万的车,5年要多还4万利息,相当于每天多花22块。这些钱要是存余额宝,五年能生6000块利息,一来一去净亏4.6万。
更可怕的是消费惯性。我表弟前年贷款买了辆思域,去年又想换雅阁。销售直接说:"您现在这辆车残值刚好抵首付,月供就多800块。"
结果他背着车贷又要还五年,现在天天抱怨"被车贷拴住了不敢辞职"。
上个月邻居王哥全款提了辆比亚迪,操作堪称教科书。先假装要贷款套出底价,等谈妥所有优惠后突然改口全款。
销售当场脸都绿了,但碍于已经录入系统,只能捏着鼻子成交。最后裸车价比贷款方案还便宜5000,省下的钱足够买三年保险。
实在要贷款也别当冤大头,记住三不要:不要接受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方案,不要买捆绑的延保套餐,不要交所谓的"金融服务费"。
现在某国有大行的车贷年利率才2.8%,拿着这个去跟4S店谈,往往能逼出更优惠的厂家金融方案。
结尾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既然全款更划算,为什么销售拼命推贷款?答案很简单——有利可图。
下期我会揭秘《4S店售后保养的10个坑人套路》,关注我,买车养车不花冤枉钱!点击主页右上角,第一时间获取避坑指南。记住,会省钱的聪明人,早就点关注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