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摩托车市场里有一种车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探险摩托车,或者叫ADV。
这种车很有意思,它既能像普通摩托车一样在城市里穿梭,又能带你跑到郊外,甚至是一些路况不太好的地方去撒野,给了人们一种“一车在手,天下我有”的自由感觉。
到了2025年,各大厂商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推出了一大批新款探险摩托车。
不过,看着这些车,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个疑问:这些车价格从几万块到二三十万块不等,差价这么大,贵的到底贵在哪儿?
多花的钱是买了牌子,还是真的买到了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今天,咱们就换个普通人的视角,从最贵的开始,一台一台地把这些热门新车看个明白,聊聊它们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咱们先从价格最顶尖的车型说起,这些车往往代表了目前摩托车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比如奥地利品牌KTM推出的新款1390 Super Adventure S Evo,虽然最终价格还没公布,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绝对是旗舰级的。
这台车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排量达到了1350cc,能输出超过170匹的马力,这个动力水平已经超过了不少家用小轿车。
但它最厉害的地方,是首次使用了一项叫做“可变气门正时”的技术。
说白了,这项技术能让发动机变得更“聪明”,在城里低速行驶的时候,它能让车子更平顺、更省油;而当你需要加速超车的时候,它又能立刻爆发出全部的潜能,动力来得又快又猛。
除此之外,它的悬挂系统也是电子的,能根据路面的颠簸情况自动调节软硬,让你在烂路上更舒服,在好路上更稳定。
更有意思的是,它还配备了一种类似汽车自动挡的变速箱,甚至还有一个“P挡”停车模式,这在摩托车里是非常少见的,大大方便了日常使用。
可以说,这台车浑身上下都是高科技,是为那些追求极致性能和最新体验的资深玩家准备的。
和KTM的狂野风格不同,来自意大利的杜卡迪Multistrada V4 Rally,走的是高性能长途旅行的路线,价格也超过了三十万美元。
很多人都知道,杜卡迪的车性能好,外形帅,但以前有个小缺点,就是保养比较金贵,跑不远就得做一次大保养。
但这台V4 Rally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新发动机经过了重新设计,一次大保养可以管上足足六万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你完全可以骑着它进行一次横跨中国的长途旅行,而不用在中途担心车辆的保养问题。
它的动力同样达到了170匹马力,而且还有一个很贴心的设计:在等红灯或者堵车的时候,发动机会自动关闭后面的两个气缸,这样既能省油,又能减少发动机传给驾驶员的热量,让夏天骑行不再那么“烤腿”。
这台车就是一台豪华、可靠又能跑的“陆地巡洋舰”,是为环球旅行梦想而生的。
接下来要说的这台车就更特别了,它是一台纯电动的探险摩托车,叫做Zero DSR/X Black Forest,售价在二十三万美元左右。
一提到电动车去探险,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续航和充电问题。
这家厂商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你可以选装一个额外的“能量包”来增加续航里程,并且它支持快速充电,能大大缩短等待时间。
但电动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动力输出方式。
它的瞬间爆发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扭矩,大得惊人,几乎是同级别汽油车的两倍。
这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它的起步加速非常快,爬坡能力极强,在一些湿滑或者陡峭的路面上,能提供比汽油车更强的抓地力和控制力。
这台“黑森林”限量版还配齐了行李箱、防摔杠等全套探险装备。
选择它,更像是选择了一种全新的、安静又环保的出行方式。
说到探险摩托车,有一个品牌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那就是宝马的GS系列。
2025款的R 1300 GS,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标杆产品,很多其他品牌的车在设计时都会以它为参考。
新款GS在保持经典“拳击手”发动机造型的同时,减轻了车重,提升了动力,也用上了类似KTM的可变气门技术,让动力输出更加平顺和高效。
不过,宝马的定价方式也很有特点,它二十万美元出头的起售价只是一个“门票价”。
宝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装包,比如更方便的快速换挡功能、定速巡航、电加热手把等等,如果你想把这些舒适和便利的配置都加上,最终的价格可能会高出不少。
但这正是宝马GS的特点,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基础平台,让每个车主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打造一台最适合自己的车。
看完了这些价格高高在上的顶级车型,我们再把目光下移,来到一万到两万美元这个价格区间,这里的竞争同样非常激烈。
杜卡迪也为预算有限但又钟爱其品牌的车迷准备了Multistrada V2。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V4的“青春版”,它没有那么极致的性能和复杂的电子系统,但保留了杜卡迪优雅的设计和富有乐趣的驾驶感受。
113匹的马力对于绝大多数路况来说都绰绰有余,它更像一个全能选手,既能满足日常代步,也能胜任周末的长途出游,做到了性能和实用性的良好平衡。
如果你不喜欢随大流,想选一台个性鲜明的车,那么可以看看阿普里利亚的Tuareg Rally。
这台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艰苦的达喀尔拉力赛,整车看起来就非常“野”。
它的Rally版专门强化了越野性能,换上了行程更长的专业悬挂和更轻的排气管。
虽然它的马力只有80匹,不算突出,但得益于较轻的车身和灵活的操控,它在非铺装路面上的表现非常出色,是一台为玩乐而生的中量级硬派探险车。
当然,提到硬派越野,就不能不提KTM的890 Adventure R。
这台车可以说是为了泥巴和沙土而生的,它的设计理念就是一切为越野服务。
轻量化的车身、超长的悬挂行程,让它在复杂的非铺装路面上如鱼得水。
但反过来说,这种极致的设定也让它在长途公路骑行时的舒适性打了折扣。
它更像是一件专业的运动器材,适合那些把越野探险作为首要目标的骑士。
在这个价位,还有一台非常小众但实力不俗的车型,就是来自葡萄牙的AJP PR7 600。
这个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它专注于制造纯粹的越野摩托车。
这台PR7基本上就是一台可以直接下场比赛的拉力赛车,只是加装了车灯和后视镜让它可以合法上路。
它有着非常高的坐姿和专业的硬件配置,比如Brembo的刹车、Sachs的减震,一切都以性能和耐用性为最高优先级。
它不追求舒适,也没有花里胡哨的电子设备,是一台非常纯粹的“大玩具”,适合经验丰富的越野爱好者。
最后,我们来看看一万美元以下的市场,这个价位如今也出现了几款性价比极高的“神车”。
本田的XL750 Transalp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在不到一万美元的售价里,本田给了一台全新的、超过90匹马力的发动机,还有全彩液晶仪表、快速换挡这些以往只在高端车型上才有的配置。
可以说,它的出现给整个中量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现象的背后,也离不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包括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崛起,也促使这些传统大厂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件大好事。
Transalp凭借本田一贯的可靠性和出色的综合性能,成为了这个价位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或者新手来说,KTM 390 Adventure R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门选择。
它虽然是这个榜单里最便宜的车,售价不到七千美元,但它的配置一点也不含糊。
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竟然配备了前后都可以进行详细调节的专业品牌悬挂,这在同价位的车型中是独一无二的,能让你根据自己的体重和路况去调整车辆,获得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再加上可关闭的ABS防抱死系统、TFT彩色仪表盘等现代化配置,它让普通人也能用一个相对较低的门槛,体验到真正硬核探险摩托车的乐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