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总想着能好一点,再好一点。
吃的、穿的、用的,都在升级,那咱们开的车,特别是那些用来干活、养家糊口的“大家伙”,是不是也该跟上趟了?
一说起“面包车”或者轻型客车,很多人脑子里可能还是那个老印象:一个方方正正的铁盒子,噪音大,开起来颠,内饰简陋得就剩个方向盘和收音机,主要功能就是拉货或者凑合着拉几个人。
它似乎天生就跟“享受”、“高级”这些词不沾边,纯粹是个埋头苦干的工具。
但时代真的变了,现在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让这些“工具车”也变得有里有面,让人开着舒心,坐着也舒服。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辆轻客,到底能被咱们自己的工程师们“升级”到什么地步。
这个升级,首先就体现在脸面上。
过去咱们的轻客,设计上总有点将就,觉得反正就是个干活的车,长得怎么样无所谓,实用就行。
但现在不一样了,车开出去,也是老板或者师傅的一张移动名片。
要是你的车看起来就比别人的精神、上档次,那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肯定不一样。
就拿这款叫“先锋官V”的车来说,它在外观上就下了大功夫。
设计师没再走老路,而是提出了一个听着挺厉害的叫法——“星航美学”。
说白了,就是从航天飞船那种充满未来感的东西上找灵感。
你一看这车,整个车身虽然还是方正的,但不是那种傻乎乎的方,线条特别干脆利落,侧面看过去还有一条很提气的腰线,让整个车显得很稳重,又有股子往前冲的劲儿。
最抓人眼球的是车头,那个进气格栅做得像星星排列一样,旁边的转向灯也设计得很有特色,晚上亮起来,大老远就能认出来,既安全又显得特别。
这种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其实是在传递一种信息:这车的主人,是有追求、有品位的。
你想想,如果你是做生意的,开这么一辆车去见客户,是不是比开一辆普普通通的“小货车”更有面子?
这说明咱们中国的车企,已经不满足于只造一个能跑的工具了,他们开始真正关心用户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认同了。
看完了外在,咱们再钻进去看看内在的“脑子”有没有进化。
以前的轻客,驾驶室里功能简单,操作基本全靠手,开车的时候想调个导航、换首歌,都得低头去戳手机或者找半天按钮,既分心又危险。
对于那些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的司机师傅来说,这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痛点。
这款新车在这方面的升级就特别实在。
它直接给配了一块很大的12.3英寸双联屏,就跟现在很多高级轿车里的一样,导航地图、车速信息都显示得清清楚楚,一眼看过去,心里就有数了。
这还不算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它装上了咱们中国自己的骄傲——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系统。
这套系统可不是那种反应慢半拍的“人工智障”,它的识别能力非常强,就算你说话带点口音,或者车里有点吵,它都能听懂。
你可以直接对它说:“你好,带我到最近的加油站”,或者“把空调开大点”,它马上就给你办了。
这就意味着,你的手可以一直放在方向盘上,眼睛可以一直看着路,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这种把复杂操作变成一句话就能搞定的智能体验,对于每天都要长时间驾驶的人来说,那种便利和安心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也是咱们国家科技进步给普通人生活带来改变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接下来要说的,可能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一点,就是舒不舒服。
坐过老式面包车的人肯定都有体会,过个减速带或者走个烂路,后排的人能被颠得七荤八素。
这是因为它们为了能拉重货,后悬架用的是硬邦邦的钢板弹簧,结实是结实,但舒适性基本谈不上。
如果你拉的是一些怕震的东西,比如鲜花、蛋糕,或者精密仪器,这一路都得提心吊胆。
要是拉人,特别是家里的老人孩子,那就更不合适了。
这个问题,新的“先锋官V”给出了一个很有诚意的解决方案。
它提供了一个在同类车里非常少见的选项——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这个词听着有点专业,咱们打个比方,钢板弹簧就像是一块硬木板,路面一颠,整个车厢都跟着硬邦邦地跳;而后多连杆悬架,就像是给车轮装上了一套高级的、能独立活动的弹簧减震器,能把路面的颠簸过滤掉一大部分,传到车厢里就变得柔和多了。
这种悬架一般都是在二十多万的轿车或者SUV上才有的配置,现在用在一辆轻客上,那乘坐体验的提升可不是一点半点。
再加上整车的隔音也做得很好,据说在怠速的时候,车里的噪音只有46分贝,就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差不多。
这种平稳又安静的乘坐环境,无论是用来接待客户,还是载着家人出游,都能让旅途变得更享受,而不是一种煎熬。
最后,也是最能体现这车“升级包”价值的地方,就是它的灵活性和定制能力。
以前买车,厂家生产什么样,咱们就买什么样,选择很有限。
但现在这款车,它更像是一个平台,给了你一个很好的基础,至于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样,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
比如说,你主要就是拉货,需要承载能力强,那你可以选择传统的钢板弹簧底盘,配上3个座位,把后面的空间全都留给货物。
如果你是做旅游接待或者商务接送的,那就可以选那个舒适性更好的多连杆悬架,座椅可以选6座或者7座的,让每个乘客都有宽敞舒适的空间。
甚至,如果你是个热爱生活的户外爱好者,完全可以把它改装成一辆小型的房车,里面放上床、小桌子,周末就能开着它去露营。
这种“按需定制”的思路,说明厂家真正站在了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他们知道,开轻客的人,需求是五花八门的,有的是为了创业打拼,有的是为了服务客户,有的是为了家庭生活。
一辆车如果能像变形金刚一样,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那它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
它不再仅仅是一辆车,而是变成了你事业上的好帮手,生活里的好伙伴,能帮你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咱们中国制造业的巨大进步,从过去那种“我生产什么你买什么”的模式,变成了“你需要什么我为你造什么”的服务型模式,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成熟和自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