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驾驶生活中,汽车灯光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
说它熟悉,是因为每天开车都离不开它;说它陌生,则是因为许多驾驶员对于灯光的正确使用、故障判断和日常养护,往往一知半解,甚至存在不少误区。
很多人觉得,车灯嘛,不就是个开关的事,能亮就行。
但实际上,这套看似简单的照明系统,是关乎我们行车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的每一个信号、每一束光线,都在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错误地使用灯光,尤其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其带来的安全隐患,绝不亚于一次危险的驾驶行为。
因此,全面了解并掌握汽车灯光的使用方法,是一项每一位合格驾驶员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汽车的灯光系统,按照功能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两大类:一类负责照明,帮助我们看清前路;另一类负责信号传递,让我们与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有效沟通。
先说照明灯光,这是夜间行车的核心。
我们最常用的近光灯,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在不干扰他人的前提下提供有效照明。
其光束经过特殊设计,会向下倾斜,照射距离通常在30到50米之间,正好能够清晰照亮车前方的路面状况,同时又能避免光线直接射入对向驾驶员的眼睛。
在城市道路、有路灯照明的路段以及会车时,使用近光灯是铁的纪律,也是文明驾驶的体现。
与近光灯相对的,是远光灯。
远光灯的光束是平直照射出去的,照射距离能轻松超过百米,视野开阔,非常适合在没有路灯的郊外或高速公路上行驶。
但它的强大照明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滥用,就会变成极具攻击性的“光污染”。
交通法规明确规定,在与对向车辆相距150米以内时,必须切换为近光灯。
那种在会车时依然大开远光灯的行为,会让对方驾驶员瞬间“致盲”,眼前白茫茫一片,极易因判断失误而引发严重事故。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照明灯——雾灯。
雾灯的光源穿透力特别强,专门为雨雪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设计。
前雾灯通常为黄色,能有效照亮车前近处的地面,帮助驾驶员看清路面标线;后雾灯则为红色,亮度非常高,目的是在能见度极差的环境里,让后方车辆能及早发现你的存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雾灯的穿透力是以其高强度和特殊的色温为代价的,在天气晴好的夜晚使用,其刺眼程度甚至超过远光灯,会严重干扰后方驾驶员的视线,因此晴天严禁使用雾灯。
说完了照明,我们再来谈谈信号灯光。
如果说照明灯是汽车的“眼睛”,那么信号灯就是汽车的“嘴巴”,负责在行车过程中与其他车辆进行“对话”。
转向灯是最基础的沟通工具,无论是要转向、变道还是靠边停车,都应当提前至少3秒钟开启,给后方或其他相关车辆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驾驶员变道过于突然,转向灯几乎与打方向同步,让后车猝不及防。
刹车灯则是被动触发的信号,只要踩下刹车踏板,它就会以高亮度亮起,明确地告知后车“我正在减速”,这是防止追尾事故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灯光是示廓灯,也叫示宽灯。
它在傍晚、阴天、雨天或进出隧道时光线不足时开启,作用不是照明,而是让其他车辆能够清晰地看到你的车身轮廓,判断你的位置和大小。
它不能替代近光灯,但在光线不佳时与近光灯配合使用,能大大提升车辆的辨识度。
最后要说的是双闪灯,即危险报警闪光灯。
它的使用场景非常严格,只有在车辆发生故障需要临时停车、或者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能见度低于100米的极端恶劣天气时方可使用。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很多驾驶员习惯在下大雨时全程开着双闪行驶,这其实是错误的,甚至更危险。
因为一旦开启双闪,转向灯功能就会被屏蔽,后车将无法判断你的行驶意图,反而增加了事故风险。
掌握了灯光的正确使用方法,我们还需要学会对它的健康状况进行简单的“体检”。
车辆灯光出现故障是常有的事,及时发现并处理至关重要。
最常见的问题是单侧某个灯不亮,比如左前方的近光灯突然熄灭,这种情况多半是灯泡本身烧毁了,更换一个同型号同功率的灯泡即可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家用车卤素近光灯的功率多为55瓦,切不可盲目更换大功率灯泡,否则可能因电流过大而烧毁保险丝甚至损坏线路。
如果出现某一类灯光两侧同时不亮,例如两个近光灯都不亮了,那首先应该怀疑的不是灯泡,而是控制这路电流的保险丝熔断了。
可以查阅车辆使用手册,找到对应的保险丝盒位置,更换备用保险丝。
如果灯光出现闪烁、亮度明显下降的情况,则可能是线路接触不良,可以检查一下灯座的插头是否有松动或氧化,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一下接触点或许能恢复正常;当然,也可能是车辆发电机或电瓶的供电能力出了问题,这就需要进修理厂进行专业检修了。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当一侧的转向灯闪烁频率突然变得非常快时,这并非故障,而是车辆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提醒你:这一侧的某个转向灯灯泡烧坏了。
这是因为电路中电阻发生变化导致的,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故障提示设计。
除了故障排查,日常的养护同样能延长灯光系统的寿命,并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灯罩的清洁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
长时间行驶,灯罩表面会附着大量的灰尘、泥水和虫胶,这会像一层毛玻璃一样,严重影响灯光的透光率,让原本明亮的灯光变得昏暗。
建议每周用柔软的湿布擦拭一遍,保持灯罩的洁净。
对于现在普遍使用的塑料灯罩,长期在阳光下暴晒容易发黄、老化,不仅影响美观,更会降低照明效果。
可以定期使用一些灯罩专用的还原剂或镀膜产品进行养护,形成一层保护膜,延缓老化进程。
如果灯罩已经严重发黄龟裂,影响到夜间行车安全,可以选择只更换灯罩,相比更换整个大灯总成,能节省不少费用。
在灯泡的选择和升级上,目前市面主流的有卤素灯、LED灯和氙气灯。
卤素灯是大多数经济型家轿的原厂配置,优点是成本低、更换方便,缺点是亮度一般、色温偏黄、寿命较短。
更换卤素灯泡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灯泡的玻璃管体,因为手指上的油脂在高温下会导致灯泡炸裂。
LED灯是当前的技术趋势,也是许多新款车型,尤其是我们国产汽车品牌的标准配置,它具有亮度高、能耗低、启动快、寿命超长的优点,正常使用下可达5-8年。
从卤素灯升级到LED灯,需要注意选择与原车电路匹配的产品,有时还需加装解码器以避免行车电脑报故障。
氙气灯亮度极高,但需要配合透镜使用,否则光线发散会造成严重的眩光问题,同时其启动需要短暂的预热时间,并且部分地区的车辆年检对氙气灯的色温有严格限制,通常要求在6000K以下,选购时需特别留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