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800万像素摄像头,在延安高架弯道完成了对激光雷达的逆袭:16.99万帕萨特Pro正在改写智能驾驶的价格逻辑
延安高架,下午四点半。前方二十米突然出现施工锥桶。
我脚还没动,帕萨特Pro已经开始往左并线。整个过程没有犹豫,没有急刹,就像副驾坐了个开了三十年车的师傅在帮你操作。等我反应过来,车已经稳稳当当绕过障碍物,回到原车道。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这车头顶没装激光雷达。就两个摄像头,完成了那些动辄几万块传感器才能干的活儿。
视差原理这个老技术,被玩出了新花样
帕萨特Pro用的是双目立体视觉。两个镜头同时看一个物体,通过角度差计算距离。听着挺简单,但800万像素的分辨率配上惯导系统,能把路面信息重建得比激光雷达还细腻——工程师说点云密度是激光雷达的50倍。
我那天特意找了段修路的高架试。轮胎碎片、低矮路肩、临时护栏,车都能认出来并且提前规避。没有那种电车常见的“看见障碍物-急刹-重新规划”的机械感。
测距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这精度放在几年前,只有顶配车型才敢说的话。
变道这件小事,暴露了算法功底
跑高速最烦大货车。以前得自己盯着后视镜,等机会,打灯,并线。帕萨特Pro的NOA会提前扫描,判断后车距离够不够,然后在合适的时机自己完成超车。
不是那种激进的切入,而是留出足够安全距离,稳稳当当变过去。七八秒一个完整动作,节奏跟老司机一模一样。
我跑了两百多公里高速,它变道成功率目测接近百分之百。唯一一次没变,是因为右侧车道有台车正在加速,系统判断距离不够,放弃了这次超车机会。
上下匝道也能自己处理。上海这边高架匝道有些弯得离谱,我见过不少辅助驾驶在这种地方直接退出控制。这车倒是稳,大曲率弯道照样能跑完全程。估计是把国内各种复杂路况都拿来训练过。
16.99万这个数字,值得琢磨
帕萨特Pro限时价16.99万起。途昂Pro25.99万。
对比那些装满传感器的新能源车,二十几万只是起步价,还得考虑续航焦虑和充电时间。这价差一摆出来,账就不太一样了。
终身质保也在。对打算开七八年的车主来说,这条分量不轻。维修保养成本能省不少。
语音交互总算不用较劲了
以前跟车机对话就像猜谜。你说“我有点热”,它给你放首《热情的沙漠》。
这次文心加DeepSeek两套模型融合之后,反应快了不少。我试过一句话说五件事——打开车窗、调低空调、导航去公司、放点音乐、顺便查下限行。它真就全执行了,0.8秒响应。
Face ID上车自动识别,座椅位置、氛围灯、后视镜角度都调到你习惯的样子。听着不算什么高科技,但用起来确实舒服。就是那种不用想就能用顺的感觉。
EA888这套东西,还是有它的道理
说了这么多智能化,差点忘了这还是台燃油车。
第三代EA888配7速DSG,调了这么多年,成熟度摆在那儿。油门响应、换挡逻辑、底盘质感,该有的都有。尤其高速上那种线性的加速感,开惯燃油车的人大概率还是吃这一套。
动力输出跟智能驾驶系统也做了协调。不会出现那种辅助驾驶接管时突然顿挫的情况。整体开起来还是传统车的感觉,只是多了个靠谱的副驾。
黑武士版外观,给年轻人留了个选项
帕萨特Pro黑武士版把格栅、窗线、字牌全黑化了。配上19寸轮圈和熏黑尾灯,比常规版多了点攻击性。
途昂Pro可以选黑曜套件,发光LOGO配贯穿灯带,晚上开出去辨识度挺高。
这种外观设计对90后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毕竟选车除了看配置,颜值也得对得上眼。
泊车这事儿,总算能撒手了
记忆泊车、遥控泊车、自动泊入,三种方式都支持。
我试过2.1米的窄车位,车能自己倒进去,成功率挺高。那种两边都停了车、只能打好几把方向才能进的车位,现在基本可以交给车自己处理。
十个安全气囊,该有的都给了
全车十个气囊,包括前排中央气囊。高强度钢占比82.3%,激光焊接7.28米。侧碰测试达到CNCAP五星。
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刻能保命。
最后
汽车行业现在挺热闹。电动化智能化喊得到处都是,好像不往车顶堆传感器就落后了。
但帕萨特Pro这次给出的答案有点不一样。不追求硬件堆砌,不搞噱头营销,把该做的功能做扎实,价格还能控制住。
传统车企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东西,一旦认真搞智能化,方法论跟新势力完全是两条路。
这算不算燃油车的反击?不好说。但至少证明了一点——智能驾驶从来不是新能源车的专利。关键看谁真正理解开车这件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