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衣食住行,这“行”可是个大头。
说到买车,前些年大家伙儿脑子里蹦出来的,十有八九都是那些合资品牌,什么大众、丰田、日产,听着就觉得靠谱、有面子。
那时候,国产车在很多人眼里,总觉得还差那么点意思。
可谁能想到,这几年风向变得这么快,咱们自己的品牌,像比亚迪、理想、蔚来这些,一下子就起来了,不仅车子造得越来越漂亮,技术也越来越牛,什么大彩电、冰箱、沙发都给你搬车上,智能化更是玩得飞起。
这么一来,那些合(资)老大哥们就有点坐不住了,销量眼瞅着往下掉,市场份额被一点点抢走。
很多人心里都开始嘀咕了:这合资车,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是不是就要被咱们国产车拍在沙滩上了?
不过,从今年广州车展传出来的消息看,这些“老师傅”们好像突然醒过神来了,一个个都憋着大招,准备亮出自己的新底牌,告诉所有人,姜还是老的辣。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看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大厂,是怎么放下身段来适应中国市场的。
就拿东风日产的新款天籁来说吧,这车在咱们父辈那一代人心里,那可是“舒适”的代名词,开着稳当,坐着舒服,人送外号“移动大沙发”。
可现在光舒服不行了,年轻人买车还要看你聪不聪明。
眼看着销量一个月比一个月难看,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天籁就卖了五千七百多台,这对于一款曾经的B级车销量冠军来说,简直是脸上无光。
日产这回是真急了,想出的办法也很直接:既然自己在智能这块玩不转,那就找最会玩的人来帮忙。
于是,新款天籁直接把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给装上了。
这可不是简单换个导航屏幕,这等于把车子的“大脑”换成了咱们中国最顶尖的科技核心。
一块15.6英寸的大屏幕,操作起来就跟咱们用的华为手机一样流畅,各种软件随便装,还能跟手机、手表无缝连接。
这种感觉,就像你家里那台用了十年的老彩电,突然换上了最新的智能系统,体验感一下子就从上个世纪穿越到了现在。
虽然发动机还是那台技术很牛的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但这次天籁在智能化上的“投诚”,明明白白地告诉市场:为了活下去,面子可以先放一边,中国市场的规矩,我认。
如果说日产是请来了“外援”,那丰田就更进一步了,简直是跟“外援”合体了。
广汽丰田要推出的那款叫铂智7的纯电动轿车,就特别能说明问题。
这车从研发阶段就是由丰田在中国的工程师团队主导的,可以说是一台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的车。
车身长度超过了五米一,轴距也超过了三米,这个尺寸,完全就是冲着咱们国人喜欢“大空间”的喜好来的。
更关键的是,这台车的核心部件——驱动电机,竟然是找华为买的。
要知道,丰田在全球可是以自己的混动技术和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为傲的,现在在自家全新的纯电车型上,居然用了别家的电机,还是中国企业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纯电动车这条新赛道上,即便是丰田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承认咱们中国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自己从头开始追赶,不如直接强强联合来得快。
而且,这车顶上还顶着个激光雷达,这玩意儿是干啥的?
说白了就是给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用的,能在高速上自己开,能自己找车位停进去。
铂智7这架势,摆明了就是要跟国内的新势力们在智能驾驶上一较高下。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车的价格了,要是丰田能像之前的铂智3X那样,定一个实在价,那这款车在市场上肯定能掀起不小的波澜。
看完了日系品牌这种“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咱们再来看看德系和美系,它们走的是另一条路子,叫“缺啥补啥,向中国学生学习”。
就说上汽大众的朗逸吧,这车在中国简直就是个“神话”,连续好多年都是家用车销量冠军。
它为什么卖得好?
因为它就像个各科成绩都80分的学生,虽然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但也找不出什么大毛病,皮实耐用、省油、空间也够用。
但在智能化这个科目上,大众以前确实有点偏科,车机反应慢、语音识别傻乎乎的,一直被大家吐槽。
这次推出的朗逸Pro,就是要补上这个短板。
最核心的升级,就是给车机换上了一颗高通骁-龙8155芯片。
这个芯片,咱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给车机换了个更强大的“中央处理器”,之前基本都是二三十万以上的国产新势力才舍得用,现在大众把它用在了十来万的朗逸上,诚意可以说是很足了。
再配上科大讯飞的语音系统,以后你跟车子说话,它就能听得更懂、反应更快了。
大众的这步棋走得很稳,在保住自己“皮实耐用”这个基本盘的同时,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想告诉大家:我还是那个你熟悉的朗逸,但我现在更懂你了。
福特的操作就更有意思了,他们要推出的那款叫“智趣烈马”的新车,完全就是照着中国市场的爆款公式来打造的。
首先,它有纯电和增程两个版本。
这个“增程”技术,就是被理想汽车带火的,好处是平时上下班可以用电,成本低,长途出去玩又可以加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福特把这个中国品牌验证成功的模式学了过来,还做得更极致,加满油充满电据说能跑1200公里以上,这对于喜欢自驾游的家庭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其次,这车把咱们中国人现在最喜欢的“露营”文化给玩明白了。
它带一个对外放电功能,功率还不小,到了野外,可以直接插上电磁炉、电水壶,吃着火锅唱着歌。
座椅还能一键放平,变成一张大床,晚上直接睡车里。
车顶还能加装帐篷。
你看,福特这已经不单单是在卖一辆交通工具了,它是在卖一种周末出游的生活方式。
从智能驾驶硬件到生活场景的拓展,这台车身上处处都能看到中国新势力品牌的影子,可以说,福特这次是把中国学生的“作业”研究得相当透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合资品牌都这么激进地拥抱变化。
丰田的另外两款王牌产品,一汽丰田的全新RAV4荣放和广汽丰田的全新威兰达,这次也一起换代亮相了。
它们的变化,就显得要保守一些。
外观都变得更年轻、更硬朗了,这肯定是好事。
但掀开发动机盖,里面的东西还是我们熟悉的那几套,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或者丰田最拿手的混合动力系统。
这套东西好不好?
当然好,省油、可靠、开个十年八年基本不用大修,这是丰田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在这个人人都谈智能化的时代,当你的竞争对手们都在炫耀自己的大屏幕、语音助手和自动驾驶功能时,全新换代的RAV4和威兰达在这方面似乎并没有拿出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它们依然是那种让你开着特别放心的“工具车”,但对于那些追求新鲜感和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份“不变”的坚守,是否还足够有吸引力,确实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这些传统大厂的纠结:是该坚守自己成功的传统,还是该奋不顾身地跳进智能化的新浪潮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