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关注新车发布会的车友,有没有发现一个新趋势?前备箱,这个曾经被忽略的角落,突然成了车企大佬们争相展示的“C位”!从小米YU7到乐道L90,再到小鹏新P7,高管们纷纷亲自下场演示前备箱有多能装、多好用。
这可不是偶然!据观察,近两个月上市的12款全新车型里,足足有6款都配备了前备箱,而且清一色全是纯电动车。更夸张的是,其中3款前备箱容积超过100升(相当于能轻松塞下2-3个20寸行李箱),大的一款竟然做到了惊人的240升!这容量,甚至秒杀了不少以空间著称的豪华跑车。
前备箱为啥突然成了“香饽饽”?
关键就在纯电平台!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塞满了车头,家用车基本和前备箱无缘。只有少数跑车,因为发动机中后置,才在前头留出点空间放贵重物品。但电动车完全不同了!体积小巧的电机、平铺在底盘的电池包,让车头“腾出”了巨大空间。业内专家点破玄机:前备箱大小,成了衡量一辆纯电车是“油改电”还是“原生纯电平台”的直观标尺! 能在寸土寸金的车头挖出240升空间,背后是车企在三电集成、空间优化上的硬实力比拼。
车企卷前备箱,卷的仅仅是大小吗?
当然不止!现在比拼的是“场景化体验”:
空间挖潜: 像小米YU7用更小的电机、乐道L90用更薄的电池,只为给前备箱“让路”。小鹏新P7优化内部布局,让底部更平整。
功能创新: 乐道L90敲击机舱盖就能开,内部全平还能当临时座位;小鹏新P7加了“智慧触控”,一按就能开前备箱、充电盖;问界M8纯电版甚至考虑了防水排水,方便户外爱好者放装备。
实用升级: 越来越多车型注重取放方便,告别“深坑式”设计,部分还带隔热、防水功能,临时放点生鲜、湿物也没问题。
用户买账吗?体验两极分化!
实用狂喜: 对于带娃家庭、长途旅行爱好者,前备箱简直是“第二后备箱”!分区放东西不串味,尤其适合放尿不湿、轮椅、露营装备等。有车主直言“离不开”。
吐槽不少: 也有车主觉得“鸡肋”。手动开关麻烦、弯腰费力,容积不大不小尴尬,终沦为“一年用不了几次”的杂物箱。部分车企宣传的“创意场景”(比如养鱼、当火锅桌),被指噱头大于实用。
未来会怎样?
短期看,前备箱作为纯电车差异化卖点,热度还会持续。毕竟在续航、智能趋同的当下,空间利用是新的战场。但长期来看,竞争核心终将回归用户真实需求。 消费者不会单纯因为前备箱大就多花钱,更看重它是否真正解决了自己的痛点——是带娃需要大空间?户外需要防水?还是商务需要便捷?车企比拼的,终是谁更懂用户的生活场景。前备箱的“内卷”,不过是纯电车竞争进入“用户体验深水区”的一个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