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来战?理想高管喊话乘龙卡车,直播对撞引爆全网!

一场车祸,引爆舆论

不服来战?理想高管喊话乘龙卡车,直播对撞引爆全网!-有驾

7月29日,理想汽车在新品i8发布会上播放了一段震撼的碰撞测试视频。一辆约2.6吨的理想i8纯电SUV与一辆约8吨重的乘龙卡车以100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正面相撞。画面中,理想i8的A柱、B柱、C柱、门梁均无明显变形,而乘龙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四轮弹起,几乎“瘫倒”在SUV前窗上。这一幕迅速引发热议,但争议焦点却很快偏离了测试本身。

视频中清晰出现的“乘龙”标识,让不少网友误以为是该品牌主动参与测试。随着舆论发酵,乘龙卡车官方账号在社交平台回应:“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并表示“法务部门正在处理中”,瞬间将事件推向高潮。

不服来战?理想高管喊话乘龙卡车,直播对撞引爆全网!-有驾

“假戏真做”还是技术验证?

理想汽车方面回应称,此次测试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委托第三方机构中国汽研执行,测试所用车辆为市场随机购买,公司未作任何指定。从技术角度讲,车企在研发阶段确实会进行各种极限工况测试,但这些测试通常不会公开。理想i8已经通过C-NCAP、C-IASI等权威认证,为何还要在发布会上选择如此“视觉冲击”的画面?

不服来战?理想高管喊话乘龙卡车,直播对撞引爆全网!-有驾

问题在于,这种测试是否具备代表性? 一位汽车安全工程师私下告诉我:“这类对撞测试在研发阶段确实存在,但用于宣传,就容易被解读为‘胜负对比’。”这或许正是争议的核心所在。

柳州老城的“车轮江湖”

不服来战?理想高管喊话乘龙卡车,直播对撞引爆全网!-有驾

乘龙卡车总部位于广西柳州,这座城市以螺蛳粉闻名全国,却也孕育了中国商用车的重要力量。在柳州街头,随处可见“乘龙”“东风”字样的货车穿梭于山水之间。本地人常说:“柳州的风,吹得是柴油味。”这句俚语背后,藏着这座工业城市的骄傲与韧性。

此次事件,让柳州的商用车产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老一辈的柳州人对“东风柳汽”有着深厚情感,他们看着这个品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路走到今天。如今,一场“被撞”的视频,让他们感到愤怒与不解。

安全设计,不该是表演秀

汽车安全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在真实事故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生命。就像汽车工程界常说的那句话:“安全不是用来比的,是用来救人的。”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表示愿意“直播复测”,但这种将复杂安全体系简化为“胜负对比”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

真正的安全,是看不见的功夫。 比如丰田的GOA车身,强调“吸能+刚性”的平衡;又如沃尔沃的笼式车身结构,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奠定了现代安全设计的基石。这些理念,远比一场“撞得好看”的演示更值得传播。

技术伦理,谁来把关?

理想汽车的测试是否合规?中国汽研作为第三方机构,确认测试“符合所有规定和标准”,但并未公开具体执行标准及卡车技术状态细节。值得注意的是,该测试“不属于公告准入测试”,仅为车辆开发验证用途。

这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谁来为技术演示的边界把关? 在商业传播与技术伦理之间,是否存在一条红线?目前,乘龙卡车母公司东风柳州汽车已正式发布声明,指控理想汽车涉嫌侵权,并将采取法律手段。

未来之路,如何前行?

这场风波提醒我们,在传播技术成果的同时,更应守住底线。车企有责任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呈现产品性能,而不是将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化为“谁撞赢谁”。媒体和公众也应理性看待测试结果,避免被视觉冲击误导。

安全,从来不是一场表演。 它是每一次研发背后的深思熟虑,是每一条标准背后的血泪教训。未来的汽车安全传播,或许更需要回归本质,用专业赢得信任,用真实赢得尊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