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踏板模式被官方叫停!2026年起新车强制取消默认,特斯拉慌了?

一、新规落地:单踏板模式“凉了”?

7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

明确从2026年1月1日起,所有新车型在默认状态下禁止通过松油门实现刹停,即彻底告别“单踏板模式”。

单踏板模式被官方叫停!2026年起新车强制取消默认,特斯拉慌了?-有驾

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全网,支持者欢呼“安全终于回归”,反对者却痛呼“驾驶自由被剥夺”。

新规的核心在于:默认模式下必须踩刹车才能停车,但用户仍可手动开启单踏板功能,且需持续提示。

此外,动能回收减速度超过1.3m/s²时,制动灯必须点亮,以提醒后车——这意味着单踏板模式不再是“隐藏技能”,而是需要主动选择的“高阶玩法”。

单踏板模式被官方叫停!2026年起新车强制取消默认,特斯拉慌了?-有驾

二、单踏板模式:省电神器还是安全隐患?

单踏板模式的争议由来已久。其本质是通过高强度动能回收,松开加速踏板即可实现车辆减速直至刹停,既能延长续航,又能减少刹车磨损。然而,它的致命缺陷也显而易见——颠覆传统驾驶逻辑

优势

续航提升:早期电动车续航焦虑严重时,单踏板模式能提升约10%-15%的续航里程。

减少刹车损耗:机械刹车使用频率降低,延长刹车片寿命。

争议

肌肉记忆陷阱:长期使用单踏板的驾驶员,紧急情况下易误将油门当刹车。2024年一项调研显示,32%车主曾因此失误,15%直接引发事故。

反应延迟:清华大学实验表明,单踏板用户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平均延长0.3秒,100km/h时速下多出8.3米制动距离!

特斯拉曾因“强制单踏板模式”深陷舆论漩涡。2023年,国家市监总局认定其设计存在缺陷,召回近120万辆车。尽管特斯拉通过OTA推送“动能回收强度可调”功能,但争议始终未消。

单踏板模式被官方叫停!2026年起新车强制取消默认,特斯拉慌了?-有驾

三、车企“妥协”:选择权交给用户,安全优先

新规并未彻底封杀单踏板模式,而是将其从“默认设置”改为“可选项”。这意味着:

用户需手动激活:每次启动车辆后需重新设置,且车内要有持续光学提示(如仪表盘常亮警示)。

车企技术调整:特斯拉、蔚来等品牌需提前优化系统逻辑,以适应2026年大限。

安全冗余升级:ABS防抱死系统首次被强制安装,动能回收时制动灯自动点亮,双重保障减少追尾风险。

这一妥协方案看似平衡了创新与安全——既保留了单踏板模式的“尝鲜权”,又通过强制规范避免误操作。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言:“单踏板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但驾驶习惯的兼容性必须优先考虑。”

单踏板模式被官方叫停!2026年起新车强制取消默认,特斯拉慌了?-有驾

四、未来趋势:单踏板会彻底消失吗?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新规限缩了默认模式,但单踏板仍有生存空间:

技术迭代:随着智能驾驶发展,动能回收或与ADAS系统深度绑定,实现更精准的减速控制。

用户教育:车企需加强引导,明确单踏板模式的使用场景与风险提示。

差异化竞争:部分品牌可能继续主打“强动能回收”标签,吸引特定群体。

不过,随着续航焦虑缓解(主流电动车已突破600km)和充电设施完善,单踏板模式的“刚需性”正在减弱。未来它或许会像“B档下坡模式”一样,成为小众场景的辅助功能。

单踏板模式被官方叫停!2026年起新车强制取消默认,特斯拉慌了?-有驾

五、结语:创新与安全的博弈,没有完美答案

单踏板模式的争议,本质是技术革新与人类习惯的碰撞。工信部此番出手,既非“一刀切”,也非纵容风险,而是用规则为失控的创新套上缰绳。

你的观点是什么?

是支持新规为安全兜底,

还是认为剥夺了驾驶自由?
欢迎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