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比亚迪,花钱如流水,车主心里到底是啥滋味?
有天中午,楼下老苏叹气,说现在马路上绿牌的比亚迪都快赶上摩的数量了。海豹、唐、秦……三步就撞见一辆,有时候连快递哥都开着它跑。老苏边嚼着发面饼边嘟囔,“这车咋就这么多?是不是官方下指标了?”其实仔细想来,比亚迪的这阵仗,背后确实有点门道。
前周去4S店溜了一圈,销售张嘴就是“咱们硬砸钱才有这技术,听说上半年光研发就花了三百多亿,比净利润高出一大截。领导说,光烧钱不要紧——技术要先做出来!”我还碰见卖长安的隔壁销售小吕,私下打趣:“比亚迪在搞个啥?钱全砸实验室,把净利润都扔一边。你们家老板是干啥的?”这种事情,普通人能理解吗?张工摇头,“净利润是给老板看的,技术是给后代看的嘛。”
说起来,比亚迪这十几年的烧钱,确实够疯魔。群里前阵子还传,有一年净利润一百多亿,研发硬生生砸了两百亿,搞得财务都不敢报表。工友阿凤笑话,“别人是摘果子,他家是埋种子。”这话搁理工科人里说很有道理。你看技术专利一路压,去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搞了一份新能源领域专利榜,比亚迪专利数量甩其他牌子好几条街。有人在群里发条消息,“专利,听说就是挡住别人抄作业的杀手锏。”可惜太多人只见果子,不知树下埋了多少土。
家里那台海豚,电池是刀片电池。买车那天师傅还特意掀开底盘,“这电池基本不会着火,除非你拿电钻钻它。”他说“刀片这玩意,不是噱头,是防你家小孩不乱动。”我信了——前年邻居的车电池着火,烧了半院子,被老婆说了三个月。还不是因为便宜的电池。现在开DM-i插混,油耗低得不像话。去年长途跑了趟山西,全程油费不到350,邻居王五笑说,比亚迪真是“山东人买车的好选择”,省钱省事。
其实比亚迪还有些冷门的东西。比如群里师傅讨论过“热泵空调”,冬天开空调不太耗电,比其他品牌多跑五十来公里。老车友小赵说,“以前的电动车冬天快没电,纯靠车内加热,功耗急剧升。现在热泵少见但是真的实用,只是大部分售后连师傅都说不清原理。”还有些新老车差别,群主有台十年前的F3,后来换成汉,吐槽说“老款门把手塑料太软,经常断,现在新车全用铝合金,敲玻璃都行。”
三个月前建材厂的小李出了点小事故,碰了新买的秦PLUS,电池保护系统自动切断供电,师傅说“比亚迪这方面真舍得下本钱,一般牌子直接断电都不灵光。”人群里调侃,“维修难度高,费用也高。”可小李一点不郁闷,车厂说电池保五年,还包半价升级新技术。
有些功能,没什么存在感但其实挺实在。比如主驾驶座下方的隐藏USB口,买了一年才发现能给行车记录仪供电。这是张师傅上次维修时顺嘴提醒的,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其实很方便。还有后排座椅通风,群里竟有车友当空调用。说起这事,大家笑话比亚迪配置太跳脱,没准后面又冒新花样。
顺嘴插一句,消费者买车明里关心价格,暗里关心安全和耐用度。我那海豚开两年,充电桩一度过载,售后师傅半夜来检查,说“比亚迪这桩子比同价位的能撑,别人家过载早就冒烟了。”当然也有人吐槽,屏幕尺寸太大容易反光,作为山东人我觉得习惯就好。
外边看,比亚迪现在烧钱的意思,跟吉利、长城有点不一样。吉利造发动机都讲省油,上汽拼服务,小道消息说长城光搞咖啡智能一年没什么水花。群里有人发照片,“比亚迪到处搞实验室,有一年新车上市前,技术员在黄河边测试耐盐雾。”这种故事多半没人信,可销售说“我们愿意,你们愿意,行业才有盼头。”
至于未来谁站得住,阵营分得越来越清楚。老王嘴里常说:“专利不是给你炫耀的,是让别人又羡慕又用不上。”至于短期利润?“老板才心疼,用户不在乎。”车友群私聊最多的是下一代车型能不能用上“空悬”,有一回销售在朋友圈晒专利证书,说是踏实比风口重要。
家里小孩画画,老爸说海豚像鱼,比亚迪像工厂,长大还得靠技术存款。春天的时候小区门口贴着“新能源汽车慎重入库”,还是比亚迪的最多。时间一到,总有人问:“烧了这么多钱,到底能不能值?”其实这车每天都在跑,烧没烧钱,谁关心?只要能开,能省,能不出乱子,其他都随他去。师傅走时随口补了一句,“比亚迪这路,咋讲,活干到头了才知道值不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