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新款本田飞度的这张脸,我第一反应是本田的设计师是不是最近心态崩了。或者说,终于不装了,摊牌了,彻底放飞自我了。这已经不是改款了,这是飞度被什么奇怪的东西附体了,是一次行为艺术,一场盛大的告别。在月销只剩两位数的今天,本田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它对这个电动爹横行的世界,竖起了最高的中指。
你看这个前脸,你说这是新款飞度,我差点以为是哪个造车新势力又整出了什么赛博义眼。这分体式大灯,上面一条黑化的灯带,下面一个呆滞的多边形,中间还给你来个矩阵式四孔装饰,仿佛在说“你看我屌不屌?”。这已经不是不务正业了,这是在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对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进行最后的嘲讽。就好像一个修仙者,在所有人都去卷“法宝”、“丹药”的时候,他突然决定开始修炼《道诡异仙》,直接把自己的脸炼成了法器,就问你怕不怕?
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隔壁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这些电车,已经不是来抢你蛋糕的了,他们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爆了,连桌子腿都给你劈了当柴烧。大家都在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把家都给你搬车里。这时候,本田在干嘛?它在专心致志地给飞度换脸。而且,还是换一张没人能看懂的脸。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看懂我”的掀桌子精神。当所有人都以为本田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哪怕是象征性地搞个混动、降点价、送点配置的时候,它没有。它选择了一种更极端的方式:发疯。它用这套全新的、堪称怪异的设计语言,精准地筛选用户。它在说,会买我的人,根本不在乎你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甚至不在乎我长得好不好看。他们买的,就是“本田”这两个字,是一种信仰,一种“我懂车,而你们只懂电”的优越感。
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台日本车的中年人,我其实有点理解这种偏执。讲真,我有时候还挺怀念我那台老手动挡破车的,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现在的新车给不了。飞度是什么?是GK5,是平民超跑,是本田精神的压缩毛巾,泡水里就膨胀。它最值钱的东西,从来不是配置,而是那台L15B系列的发动机和那种纯粹的驾驶感。现在这台L15CC发动机,91千瓦,参数依然能打,但时代变了。可本田好像没打算跟着变。它就是在固执地维护这种信仰。
这就回到了一个玄学问题:品牌。为什么奔驰漏油了还有人买?为什么特斯拉天天割韭菜,信徒们还是高呼“马一龙YYDS”?因为对这些人来说,车已经不是一个工具了,它是一个宗教图腾。你跟一个特斯拉车主聊比亚迪的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亵渎神灵。你跟一个飞度死忠粉说海鸥的电费多便宜,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什么是“人车合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新款飞度这个操作,就非常“典中典”了。它不是为了挽回销量,它是在提纯粉丝。它要把那些摇摆不定的、追求性价比的、被新势力洗了脑的潜在客户,统统用这副尊容劝退。然后对剩下的那些信徒说:“看,只有你们才懂我的好。”这波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三体人看了都得连夜修改黑暗森林法则,因为他们发现宇宙里还有比三体人更头铁的物种。
但你销量都两位数了啊大哥!能不能清醒一点!你这套操作,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在别人都用加特林的时候,他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然后对着全世界喊:“我的功夫天下第一!”是是是,你的功夫是牛逼,但子弹不跟你讲武德啊。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什么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都得跪。同理,决定飞度生死的,也不是它那台发动机有多神,而是隔壁五菱缤果落地价比你指导价都便宜,还不用交购置税。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本田比作一个固执的高手,好像有点侮辱高手了,高手至少还知道打不过要跑。本田这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它在用自己的销量暴跌,来完成一次对电动化浪潮的无声抗议。
所以,新款飞度会成功吗?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它根本就没想过要“成功”。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一种失败的正确性。它是在告诉世界,就算我死,也要死得有尊严,死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对于那些依旧会选择它的人来说,买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张通往旧时代的门票,一张鄙视链顶端的身份证明。就问你,这种用销量换来的逼格,香不香?反正我觉得,挺香的,虽然我不会买。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