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摊牌了:电动爹是异端,W12才是老钱的信仰

宾利这事儿,坏了菜了,又一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绷不住了。

前脚保时捷刚喊完“内燃机大法好,退后我要开始做法了”,后脚宾利就跟上了,说兄弟你等我一下,我们纯电那个事儿,先缓缓,先不All in了。这不叫战略调整,这叫不装了,摊牌了。大众集团这几个高端奢侈品牌,活像是在同一个修仙门派里悟道,结果发现电动化这本秘籍练了之后,修为没涨,反而有点真气逆行的意思,于是掌门连夜开会,决定先把这本破书烧了,大家还是先练祖师爷传下来的“大排量内燃功”,至少这玩意儿它能打。

宾利CEO说得特别委婉,说“豪华电动车的需求有所下降”,这话说得,跟渣男说“我们还是做朋友吧”一样,充满了艺术感。你把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那些真金白银的客户爸爸们,用脚投票,明确表示不想要一个插着充电线的移动客厅。

宾利摊牌了:电动爹是异端,W12才是老钱的信仰-有驾

这事儿的本质,是对“技术崇拜”的一次大型反叛。过去几年,整个车圈都跟疯了一样,言必称电动化,动不动就智能座舱,好像不带个冰箱彩电大沙发,你都不好意思叫造车的。但他们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尤其是宾利这种级别的品牌,它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是那块能看爱奇艺的大屏吗?是那个能帮你自动泊车的AI吗?

都不是。

我作为一个还没到中年的油腻男,虽然买不起宾利,但我懂那种感觉。那种感觉不是零百加速,不是智能座舱,是关上车门后世界与你无关的仪式感,是W12发动机启动时那一声低吼带来的“压缩毛巾”一般的安全感,瞬间膨胀,填满你的心。这玩意儿,电车给不了。真的给不了。电车快是快,快得像鬼一样,但那种快是数字化的,是冰冷的,是没有灵魂的。而宾利的快,是机械的,是充满生命力的,是钱的味道。

所以宾利说“我们需要把客户留在身边”,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再不把W12发动机请回来,我们的客户就要被隔壁那个还在坚持烧油的劳斯莱斯给拐跑了。当下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顶奢这个层面,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这就是一场“品牌玄学”的信仰保卫战。会买宾利的人,买的根本就不是一辆车,买的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老钱”的叙事体系。在这个体系里,V8是入门,W12是毕业,而电动爹?那是什么?那是异端,是需要被绑在火刑架上净化的玩意儿。

他们的核心需求,就是维护这种信仰。你跟一个虔诚的信徒说,我们以后不拜神了,我们改信科学,你看他会不会拿石头丢你。

这一手回撤,不是怂,是悟了。是真正的高端品牌对核心用户心声的倾听与回应,是看透了新能源这个局的本质。当所有人都冲向独木桥的时候,聪明的玩家会选择回到岸上,甚至把桥炸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宾利现在就是直接掀桌子,说我不光不吃蛋糕,我还要把我原来的满汉全席再摆出来,就问你们馋不馋?

宾利摊牌了:电动爹是异端,W12才是老钱的信仰-有驾

但讲真,你也可以把这理解为一种无奈。毕竟在大众集团这艘航空母舰上,宾利更像是一艘绑在甲板上的豪华快艇,风往哪吹,它就得往哪飘。保时捷和奥迪作为技术输出方,决定了动力系统的走向。现在大哥们都觉得内燃机还能再战五百年,宾利这个小老弟自然也得跟着摇旗呐喊。这帮人是真的懂怎么赚钱的!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也把纯牛肉的选项给取消了,说是成本太高。万物皆可降本增效,有点没劲。

所以你看,整个事情就变得非常魔幻。车企们花了上百亿,开了无数场PPT发布会,把电动化吹成了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结果到头来,还得靠最原始、最“不环保”、最政治不正确的内燃机来稳住基本盘。这就像一个雷电法王,修炼了一辈子闪电五连鞭,最后发现打架最好用的还是一块板砖。这叫什么?这就叫现实主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买宾利的人想得太纯粹了,可能人家只是单纯地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想买个四个轮子的沙发而已。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

未来的剧本我都想好了。宾利会继续出一些插电混动的车型,美其名曰“电气化是我们的目标”,用电机来弥补一下油耗和排放,堵住环保人士的嘴。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把内燃机做得更丝滑、更澎湃、更具仪式感上。加大,加大,再加大。当别的新势力还在卷冰箱彩电的时候,宾利会告诉你,我们这台发动机的声浪,是请交响乐团专门调校的。就问你怕不怕?

宾利摊牌了:电动爹是异端,W12才是老钱的信仰-有驾

所以,宾利放缓电动化,归根结底,不是因为技术不行,也不是因为那些老钱龙王们不接受,真正的原因是,宾利的工程师们自己也想再多玩几年W12。你懂的,有些快乐,一旦没有了,就真的没有了。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对大家都好。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