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雷奥周松:在中国,必须快速奔跑

2025上海车展期间,法雷奥展示其解决方案,为重塑未来出行提供助力。包括智能电动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与用户体验、智能照明与风格化设计以及售后市场服务。
法雷奥自1994年进入中国,在中国已设有27个生产基地和13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超过18000人,其中包括4500名工程师。
在过去三十年里,法雷奥在中国汽车产业快速扩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法雷奥中国总裁周松接受南方+采访时表示,如今中国是法雷奥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占集团全球销售额的17%。2024年,其在中国市场的订单中,有60%来自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
法雷奥周松:在中国,必须快速奔跑-有驾
以差异化避免价格战
周松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法雷奥在中国的生存策略。
第一个是Go Newer,即New world,在中国,有80%以上的订单都是近两年的,特别是在法雷奥(中国)开发的产品,“三年以前开发的产品已经很难拿到新业务了,中国每当有一个创新出来时,马上有很多跟随者,价格就急剧下降,因此需要快速拿出更具性价比、更有创新能力的产品。”
第二个是Go Deeper。如今,不仅是跨界玩家成为Tier 0.5,绝大部分主机厂都在做自研工作。面对Tier 0.5,以法雷奥为代表的Tier 1,也需要给他们供应总成或者零部件,也可以供应软件模块,甚至细到各种模块。当下市场的挑战,要求法雷奥不仅要具备系统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零部件竞争力、零部件的规模效应、零部件不断迭代能力。
第三是Go Together。法雷奥不同事业部之间要合作,比如越来越多电子架构走向多元融合,也和外部合作伙伴,无论是主机厂还是初创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跨界公司。比如法雷奥全球供应,验证能力较强,可以帮助主机厂、新玩家重新认识到验证重要性。此外是集成能力,很多合作伙伴可能在某个领域能力突出,但从综合能力来看,需要将其集成在一起。
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补充说,去年法雷奥CEO到中国来访问时公开提到,中国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健身房”,要在中国继续加大投入,在中国竞争就要像运动员一样,可以使得企业更强、更快、更好,以这样一个非常浅显的比喻,来告诉法雷奥在中国战略,虽然市场很“卷”,但并不等于只是通过价格战取胜,而是希望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的研发来满足客户需求。差异化和创新是真正能帮助企业优化成本,提供最佳价值。
“中国方案”供全球
顾剑民提到,从在中国制造到在中国研发,法雷奥经历了31年的积累,也有几点明显的趋势,一是更多原创性研发放到中国;二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增加,在中国开发的技术平台,包括泊车、ADAS、车灯、空调等技术平台,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研发,首先在中国提供给中国客户,量产以后再推到欧洲或者美国。
法雷奥周松:在中国,必须快速奔跑-有驾
他以车灯为例,法雷奥有一个车灯叫“超薄双功能照明模组”,有远光灯和近光灯两个功能,由武汉车灯研发中心开发,开发完后首先在中国上市提供给客户。超薄照明的模组只有30毫米,现在已经有量产15毫米的,但是如果客户有需求,可以做到5毫米,不少电动车就是一条线的车灯。“很多新技术已经实现了在中国开发、研发,再供全球。”
最近,美国滥施关税举措,让不少国内企业承压。周松介绍,中国生产的产品接近90%都是为本土客户供货,不超过10%是从中国出口给中国以外的客户。比如,当地建厂不太方便,会从中国出口出去。但对法雷奥来说,更愿意通过技术共享方式,而不是在一个地方生产供全球,也就是说,推动“中国方案”“中国平台”供给本地客户。
周松表示,法雷奥中国很重要的贡献是,做出了最具性价比的方案,比如,法雷奥智能安全360取消了域控制器,而是用智能前视摄像头的算力来代替,使整个系统价格下降了30%以上,性能更高、成本更低。这是在中国的一个独特创新,如今也在推广到全球。
南方+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